CUBN記者 劉杰 北京報道
一直以來都是由民企掌控的國內光伏業近期突然殺入數家央企。在光伏業進入產能過剩的發展低谷時,央企抄底光伏業勢必將改變國內光伏業當前的格局。
市場慘淡
近期,歐美國家的一些政策讓中國光伏業備受打擊。2月份,德國環境部正式公布了新的光伏上網電價下調政策議案,補貼緊縮幅度較此前預期更大。今年3月德國下調光伏補貼20%-29%,今年5月到明年1月,德國還將光伏補貼每月下調0.15 歐分,全年累計下調幅度達到26%-35%;10MW以上電站不再享有上網電價補貼。作為中國光伏產品第一大市場,德國的補貼緊縮政策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打擊很大,而身處歐債危機的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也可能效仿德國降低光伏補貼。
此外,備受關注的美國“雙反”調查結果在上月底出爐:美國商務部對華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為美國將對中國相關企業征收相應的反補貼稅,其中尚德和天合的稅率分別為2.9%和4.73%,其他企業為3.61%。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指出,自去年開始我們光伏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等問題,發展環境不太好。光伏產業的重鎮江蘇省則表示,自去年江蘇省多晶硅、硅片、組件、電池片的價格均下跌四至五成,在2011年8月,該省光伏出口還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當前,中國光伏業進入產能過剩,利潤大滑坡的發展低谷,光伏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供給嚴重供大于求,國內生產成本和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也擠壓了光伏行業原本就不廣闊的利潤空間。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利潤都在降低,重點上市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
據悉,尚德2010年的凈利潤為2.369億美元,而2011年尚德虧損達10.067億美元;英利2010年凈利潤是13.87億元人民幣,而2011年虧損32億元人民幣。拓日新能2011年度虧損1.39億元,而其2010年的凈利還有9627萬元。
其中身陷危機的以國內光伏業巨頭江西賽維最為嚴重,賽維三季報顯示其負債高達27.47億美元(約合173億元人民幣),負債率高達227%。自4月8日,賽維開始大規模裁員,工作不滿2年的員工被全部辭退。這只是中國光伏業現狀的一個縮影。
央企抄底
身處危機的光伏業為央企進入提供了一個契機。近期,據媒體報道,“兩桶油”之一的國內央企中海油正在與國內光伏巨頭阿特斯電力談判收購事宜,若收購成功,中海油將一躍躋身國內光伏前五名。目前談判尚在進行中。
據悉,中海油并不是第一家進入光伏行業的央企,中石化在塔河油田首座光伏發電站已經開始建造,中國化工也聲稱要抄底光伏業,并稱中國化工進軍光伏產業已經得到國資委的支持,組建航母級光伏企業將是中國化工集團“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一部分。
在中海油洽談阿特斯電力之時,中海油已經通過其子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與西班牙太陽能公司Isofoton在天津成立合資公司,中海油持有合資公司51%股權,并斥資3億美元為工廠的發展提供資金,Isofoton持有49%股權,為太陽能設備的制造和銷售提供支持,兩者計劃將建設15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和光伏電站,
據美國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預測,到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50GW,是現在規模的25倍。出于看好中國光伏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國內央企開始涉足光伏業。而收購國內的一線光伏企業將是央企立足光伏行業的重要標志。
據悉,被中海油看中的阿特斯是國內著名的光伏企業,今年的出貨量在1.8GW到2GW之間,接近光伏巨頭尚德電力。在國內的光伏下游產業,尚德、晶澳、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幾家企業從規模上、技術上差距并不大,若成功收購阿特斯電力,將使中海油一躍躋身國內光伏業前五名。
一位民企負責人表示,央企進軍光伏業將打破現有光伏業的平衡,一些借助央企外力的光伏企業很可能迅速做大,發展成為行業寡頭,民企在競爭中將處于不利的地位。盡管如此,由央企而引發的行業大整合已經不可避免。只有這樣才能誕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巨型光伏企業,最終可能就剩下三五家光伏企業,中國的光伏行業通過整合來實現優勝劣汰也是必然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