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申玉彪)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11月15號,住建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的通知》,被稱為"限外令"。"限外令"規定,境外個人在中國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然而,《新民周刊》經過調查后認為,境外資金以股權轉讓、離岸交易、向二三線城市滲透,向中國樓市的"開發"環節"嵌入",給中國樓市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最新一期《新民周刊》重點關注《樓市"限外令"》,中央臺記者申玉彪對《新民周刊》記者金姬進行了采訪。
記者:我注意到,限購令之后限外令似乎給樓市澆了一盆冷水,限外令主要是針對國外大量的熱錢,到目前為止限外令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金姬:因為限外令是11月15日剛剛頒布的,如果從11月15日的新聞來說目前來說還沒有起到什么作用,這是樓市任何一條政策都有一定的滯后性,過一兩個月,至少一兩個月才能夠顯現出限制效果,但是因為限外令之前我們也知道,06年有一個初級版的限外令,到08年金融危機之后很多城市就不了了之了,所以這次只不過是對06年補充的升級版,從我采訪的專家的角度來看,即便是升級版的限外令他們也不是很看好,作用也是非常的有限的。
2010-11-28 09:47來源:中國廣播網打印本頁 關閉
記者:文章提到,境外資金以股權轉讓、離案交易這種形式向二三線城市滲透,甚至以曲徑通幽的方式向中國樓市的開發環節嵌入,怎么理解曲徑通幽這個方式嵌入中國的樓市?
金姬:我們限外令本身是兩個作用,一個是控制樓市過度的泡沫化,另外就是堵住熱錢,當然在堵住熱錢這一塊我們往前面來看的話,在這個房子開發商的階段,就是起步的購地階段、造房階段熱錢已經進來了,堵在最后一個環節已經晚了,而且拿上海這邊來說,06年的限外令出來之后,上海市對于購買土地的境外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后來逐步放開了,也就是說境外的機構可以通過購買本地的機構或者說是注入資金的這種股權收購的方式,他之前已經把資金打進來了,然后通過這筆錢來購買土地或者說獲得這樣一塊土地之后建造樓房,這種錢已經就是說就是在商品房銷售階段已經有自己的一個利潤可以取得了,這個政策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對他的熱錢打擊。
記者:按照新的政策規定,境外個人在中國境內只能購買一套自主的住房,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用的非住宅房屋,這樣的一個限令在抑制熱錢方面,作用會形同虛設還是像文章中說的。
金姬:一個就是說限制境外個人只能購買一套住房,這是比之前06年更加嚴格一些,但是因為我們之前的對國內的限購令的話是以戶均為單位的,限外令是以人均為單位的,而我國對于境外人士的婚姻登記情況他的一些個人情況并沒有那么嚴格的控制和了解,也就是說他自己本人購買,他的妻子或者是他的孩子,或者親朋好友購買的話這個是沒有限制的,每人以他自己名下可以購買一套,其次他可以說通過在其他城市注冊公司的方式,再以公司的名義購買這個房子,雖然可能他只能購買一些非商業性的這種,但是說你很難去在執行過程中很難界定這個房子是商用的還是自住的,以他個人名義購買還是妻子名義購買,在操作環節當中是比較難以來去嚴格的控制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