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軍平報道
ST精倫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藍田股份?部分投資者心存疑惑。
在經歷了7年未分紅,2008年和2009年連續虧損之后,精倫電子終于戴上了ST帽子。不過,從2010年三季度開始,ST精倫似乎有起死回生的跡象。
根據公報顯示,ST精倫半年報和三季度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分別為-77635.67元和3004657.79元。“經過報廢或計提減值等處理,ST精倫已經明確了方向。”ST精倫董秘張萬宏表示。
然而就在此時,有上海股民因懷疑報表存在虛假陳述將精倫電子起訴,要求法院判決股東大會決議無效。
ST精倫在面臨退市風險之際可謂雪上加霜。據記者調查發現,ST精倫在為公司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當中,同樣存在嚴重作假。
在證券20周年之際,研究這樣一個“中國第一家獲準發行A股的全自然人公司、國內第一家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全額市值配售的上市公司”,顯得特別有價值。
涉嫌虛假陳述
根據上海股民起訴書顯示,ST精倫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連續四年年報中存在虛假陳述,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
原告根據計算,該公司2006年年報存在虛報利潤約2774.36萬元嫌疑。2006年年報披露合并凈利潤為254.60萬元,但根據計算,2006年公司應為虧損。其中,2006年年報披露的原材料銷售收入應大于半年報披露的金額,但當年報披露的原材料銷售收入全年竟少于半年,故認為年報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
原告認為,2006年年報披露的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凈利潤為1275.49萬元,該數值存在虛假記載嫌疑,由于該子公司被納入合并范圍,這也說明合并報表披露的凈利潤也存在虛假記載嫌疑。
有律師認為:2007年年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存在虛報2200萬元嫌疑;2007年年報(合并)披露的“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存在多報1780.29萬元嫌疑,也說明凈利潤存在1780.29萬元差異。
而2008年年報( 合并) 披露的“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為5247.07萬元,該數值存在差異約2791.5萬元,年報披露的凈利潤數值或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數值存在差異約2791.5萬元。2008年年報(合并)披露的有關職工薪酬的信息存在差異約861.54萬元。
2009年年報(合并)披露的有關職工薪酬的信息存在差異約568.1萬元嫌疑;年報披露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存在差異約8217.48萬元嫌疑。
扭虧存在疑問
那么,ST精倫到底存不存在虛假陳述呢?2010年10月28日,該公司董秘張萬宏也承認,公司在2006年年報中存在數據“瑕疵”。
這個“瑕疵”指的是,2006年年報中三主要供應商、客戶情況披露: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合計5353.83萬元,占采購總額比重為25.83%,前五名銷售客戶銷售金額合計為5569.94萬元,占銷售總額比重為23.85%。張萬宏表示:“這兩個比例是年報與董事會報告在表述上有差距,不算大的毛病。”
然而11月13日的一則公告,證明了ST精倫似乎存在比“瑕疵”更嚴重的事實。公告顯示:武漢市國家稅務局第五稽查局于2010年5月4日至2010年10月18日對該公司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納稅情況進行了檢查。并于2010年10月25日出具了稽五國稅處【2010】259號稅務處理決定書,決定書認定,該公司需補繳2009年度增值稅3,022,504.23元。
公告稱,根據稅法規定,公司還需以上述稅額為計稅依據補繳2009年度附加地方稅費共計408,038.07元,其中:城建稅211,575.30元,教育費附加90,675.13元,堤防費60,450.08元,地方教育附加45,337.56元。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ST精倫對上述稅務稽查事項作為前期差錯予以追溯重述,使公司減少2009年年末未分配利潤3,430,542.30元,調整增加2009年年末應交稅費3,430,542.30元。
在上市公司年報中,向來就有“數據無小事”之說。該案件代理人表示:“可見該公司對于投資者的態度多么的漫不經心。”至于其他的數據,張萬宏答應采訪之后會給記者一個書面說明,但截至發稿時止,記者也沒有看到ST精倫的答復。
據年報資料披露,該公司2002年公司凈利潤8250萬元,2003年凈利潤4477萬元。2004年凈利潤迅速下降為564萬元,2005年虧損最為嚴重,凈利潤為-11188萬元,淪落為虧損股;2006年繼續虧損224萬元,2007年盈利691萬元,2008年再次虧損7723萬元,2009年繼續虧損1.7億元。
ST精倫在面臨退市風險的關鍵節點,總會出現“起死回生”。據ST精倫7月30日發布的2010年中報稱,今年1-6月,公司實現凈利潤22.72萬元。“為了扭轉虧損局面,2009年ST精倫在發展方向上也作了調整。砍掉了不符合公司發展方向、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的項目。”張萬宏表示。
好事接連不斷。據ST精倫三季度報表明:該公司三季度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3004657.79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該公司通過大量裁減人員減少成本從而實現利潤。據張萬宏介紹,該公司員工已經由1000余人減少到現在的560人。
2010年10月29日,記者通過武漢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該公司實際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人員數目為360人。這與董秘張萬宏事先所說560人全部繳納存在近一倍的差距。
實際上,按照國家和武漢市相關規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須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張萬宏表示:“如有些內保員、工人因工資偏低,愿意多拿錢在手上,不愿意參保,主動要求不辦社保和公積金。”
一筆不少的支出會不會成為ST精倫“扭虧為贏”的業績,投資者并不知曉。
虧損無礙大股東“套現”?
所有的一切并不妨礙大股東積極“套現”。
根據統計,2001年12月31日,該公司凈資產18,472萬元(5位自然人控股股東全部投入)。2002年6月IPO募集50,158萬元,至2009年底,累計賬面虧損達20,978萬元;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上市8年中,全體股東僅2002年分紅一次:公司2002 年利潤分配方案為:以2002 年年末公司總股本123,022,300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4.00 元現金紅利(含稅),其中:控股股東派發現金紅利總額3,680萬元,流通股東派發現金紅利總額僅為1,240萬元。
2007年5月29日,限售解禁當天,持股最少的原控股股東劉起濤及其前妻習梅全部減持其持有的精倫股票1882萬股,獲利約(以當天的均價計算)為20,350萬元;劉起濤及其前妻全部兌現出局,加上前述兩次分紅,他們共獲利高達21,810萬元;而他們在上市公司的投入(至2009年年底已全部虧損)僅為2,309萬元,其投資收益率高達944%。
2007年5月29日至2009年2月9日,第二大控股股東、董事長張學陽的內弟羅劍峰共減持精倫股票1272萬股,以均價8元計算,獲利10,176萬元;
2009年8月24日至9月7日,第二大股東蔡遠宏和曹若欣分別減持171萬股、233萬股,分別獲利1299.3萬元和1402.4萬元。
2010年7月至9月間,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學陽、現任董事長減持221萬股(沒有公告),獲利1208萬元。
通過分析其中的收益,可以清晰發現中國股市中存在的弊病。相比較2001年底精倫電子核準上市的18,472萬元凈資產和累計賬面虧損達20,978萬元,控股股東個人獲得的現金收入高達38,115萬元,全部兌現出局的劉起濤及其前妻投資收益率高達944%;其間,社會公眾股東投入現金達84,593萬元,8年間他們獲得的現金僅區區1,240萬元,投資收益率為1.47%;與劉起濤等的投資收益率比,相差642倍。
作為回應的是,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學陽登上了2007年、2009年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最差CEO排行榜成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