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晏琴報道
隨著天然氣需求旺季的來臨,各地氣價開始步入上漲通道。近期,包括北京、河北等在內的全國多個地區正陸續舉行天然氣價格聽證會,準備提價事宜。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各地漲價此起彼伏,仍是由天然氣供應缺口較大所致,并且不排除今年局部地區發生“氣荒”的可能。
洶涌漲價潮
10月8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擬于近期召開居民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聽證會;而就在國慶前夕,北京市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已統一上調了0.33元/立方米。
在河北地區,從本月10日起,石家莊市區民用天然氣價格已由2.2元/立方米上調為2.4元/立方米;15日上午,保定市物價局召開市區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擬由現行價格每立方米2.40元上調至2.50元。
10月13日,合肥市物價局通報了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價格調整的兩套方案,價格分別調整0.245元/立方米和0.33元/立方米,調整后的居民用氣到戶銷售價格分別為2.345元/立方米、2.43元/立方米,調整幅度分別是11.7%和15.7%。同時,對使用天然氣的低保困難戶每月用氣15立方米以內氣價優惠10%。
近段時間以來,繼車用、非居民用天然氣漲價后,各地民用天然氣市場“漲聲一片”:山西每方漲0.4元;陜西每方漲0.25元;浙江每方漲0.33元;湖北漲0.23元;重慶漲0.32元……
業內人士指出,許多地區的非民用天然氣價格在過去3個多月時間里已經上調,新一輪的上調主要是民用天然氣價格。由于冬季是采暖高峰,歷來是天然氣消費旺季,如果推遲到冬天再調價將會面臨較大的輿論壓力,因此目前是今年調整民用天然氣價格的最佳時機。
事實上,自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已將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上調了230元以后,一場全國范圍內的天然氣價改就順勢展開。
供氣緊張
去年10月至今年春天,我國南方的武漢、重慶等部分城市發生了嚴重的天然氣供應緊張,被稱為“氣荒”。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冬季臨近,天然氣供應缺口依然較大,因此天然氣供應緊張的神經已在全國各地提前繃緊。
作為應對,價格杠桿再度被各地祭出。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此前指出,這次國內天然氣漲價主要原因是供應短缺。由于我國天然氣儲量較少,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稀缺能源,執行的是稀缺價格,這也是造成我國天然氣價格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國際上天然氣價格相當于等熱值原油價格的60%,而中國天然氣價格相當于等熱值原油價格的四分之一,燃料油價格的三分之一,不到進口天然氣價格的一半。長期以來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造成了天然氣的過度消費,理順天然氣價格,有利于引導資源合理配置。
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披露的數據,1-8月累計進口中亞天然氣23.8億立方米,LNG579萬噸,進口資源總量同比增加1.4倍。另據海關總署預測,今年我國的天然氣缺口將達到300億立方米。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川氣東送項目投產,中亞天然氣也在今年上半年輸入國內,我國天然氣供應量明顯增加,但是新增天然氣也帶動了新的市場需求,使原來尚未開發的天然氣需求得到釋放,需求量隨之擴大。到今冬用氣高峰時節,國內天然氣市場仍將出現供應緊張局面。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此前也指出,四季度用氣高峰期間,局部地區仍可能出現供氣緊張的情況。
但事實上,防止“氣荒”再度來襲,僅僅依靠價格手段也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認為,從目前看來,去年導致“氣荒”的管道、調峰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