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4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舉行,有來自全球的近2000名政要、企業管理者、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與會,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會議。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在“經濟結構調整與地產定位”分論壇上稱,70%土地供應的條件就是讓低端群體、住房困難群體優先改善住房條件,這是合理的公共政策。
以下為陳淮發言實錄:
聽眾:我這個問題提給白蘿卜的陳淮,我們集團做農業的,我們也跟政府做了差不多20年的一級開發,十幾年漲的最厲害的不是房子,是土地。土地是稀缺,尤其是東部。我的問題是18億畝農地,現在劃定了紅線不能動。但是我們從農業經驗,現在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包括袁隆平的技術,產出大幅提高。土地需不需要留那么大。尤其是通州,非常貴的地,旁邊已經一畝賣幾百萬,旁邊就還在賣糧食,這個能不能改變,這才能真正解決土地的核心問題。我希望陳主任回答這個問題。
陳淮:這個地歸國土資源部管。
聽眾:你作為學者,探討一下。
陳淮:剛才羅總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提高容積率。像香港這樣的容積率,全世界大概除了香港,找不到第二個。走到香港的大街上,所有人,包括羅總這種有錢的,也會覺得是一個蟻族。覺得自己太微不足道了。我不贊成把中國城市容積率做成這樣。當人口居住容積率提高到這樣的時候,你需要大規模在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太陽光是有限的,城市是不經濟的。
香港因為土地投入比基礎設施投入要大得多,所以它要做高容積率,而中國不是。中國13億人怎么辦呢?我們過去十多年高度集中在沿海特大城市,十年中城市資源投入主要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沿海大城市。這有主觀客觀兩方面,比如北京要開奧運會,上海要開世博會。
這十年沿海特大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現代化差距拉大了,和中小城市差距更拉大了。下十年,加快二三線城市、中小城市發展,調整中國的城市結構,才能最終解決我們的住房問題。至于你說的農地是不是都應該去開出來蓋房子,不種蘿卜種大樓,我以為這有一個統籌合理安排,至于是不是18億畝,我對此沒有研究,但是我們合理利用城市資源而不是放任看它漲了多少價,就改變土地性質,我以為也有一個客觀原因。
最后再回答一個和土地相關的,剛才潘總說70%土地蓋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小戶型房、兩限房以及公共租賃住房,合不合理呢?非常合理。
過去十年中國城鎮建了多少房子,80億平方。10年建了多少套房子?7000萬套房子。我們到2009年末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如同剛才這位陳所長所講城市化率的問題,我們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提到了46.7%,就是如此,也不過2.1億戶家庭。過去10年蓋的房子就夠現有城鎮居民1/3家庭搬進新房子。
十年,很快,很大吧。但是同一組數據可以做另外一種解讀,10年時間,每年每百戶家庭中只能有3-4戶搬到新房子。假定潘總這樣的大佬們拼命給我們蓋房子,每年每百戶家庭也只能有3-4戶搬到新房子,那么哪3-4戶先改善?我們把它交給市場、開發商,顯而易見最有錢的最先改善,出價最高的那四戶最先改善,政府做不到讓四套房子變成七十套,這和我們大部分媒體想象的不一樣。別以為把房價降到70%的人買的起,就可以變為七十套。這70%土地供應的條件就是讓低端群體、住房困難群體,讓他們優先改善,不管潘總愿意還是不愿意,我認為這是合理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