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今年開春之后,遼寧省遼陽市的60歲文臺老人養成了一個習慣,6點準時起床,帶好漁具、水杯和馬扎來到太子河旁釣魚休閑。
7月3日,文臺老人的“垂釣”似乎并不盡興。到10時,文臺老人只釣上了40余條指長小魚,重量在半斤左右。而同來的張老漢的魚簍里則已經滿滿當當,已有2斤有余。不過,文臺老人并不為意,依然興致勃勃。“我來這釣魚純屬興趣,這些小魚待會還是會放生的。魚鉤也是特制的,不會傷到魚的嘴巴。這些魚來之不易啊,多少年沒見過了。”文臺老人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文臺老人的感慨,也是遼寧人心中永遠的痛。“長期以來,由于經濟結構不合理,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遼寧省境內的遼河流域遭受嚴重污染,昔日的母親河已經變成了排污溝。”遼寧省環保廳廳長王秉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時說。
“就算在飛機上也能聞到一股怪味,更別說有魚了。”遼寧省沈陽市環保局水管理處處長回春玲回憶說。也正是在那時,遼寧人民意識到:遼河不治,遼寧不寧;遼河不清,遼寧難興。
在“九五”和“十五”期間,遼寧人民開始了長達10年的治理,而結果確實差強人意。遼河水僅僅止住了繼續惡化的趨勢,水質并沒有明顯的好轉。
這一切在2008年迎來了轉機。就在這一年,遼寧省再一次吹響了遼河治理的新號角,遼寧省省長陳政高更是為這一任務定下了標準:要在3年內解決遼河水質的劣五類問題,5年之內實現遼河流經城市的景觀化。
“剛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們也捏了一把汗,10年都沒解決的問題,能不能在3年內解決,實在是個未知數。”王秉杰坦言。
可是,之后展開的“三大戰役”讓這位環保廳廳長改變了看法,挽救母親河似乎不再遙遠。據王秉杰介紹,這“三大戰役”分別是:關閉近500家沒有達標排放的企業,全面啟動了城市段景觀綠化工程;集中建設99座污水處理廠;實施遼河流域生態化工程。
6月30日,全省37座污水處理廠集中進水試運行,標志著遼寧省遼河流域治理第二戰役——99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至此,遼寧全省日污水處理能力達547.8萬噸,污水處理率提高到67%。其余62座污水處理廠將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
“無論從數量還是處理能力來說,都是過去12年的1倍。這對于改善遼河水質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讓王秉杰自豪的是,這99座污水處理廠中有67座配套了中水回用體系,中水COD指標都能達到1GA(50mg/L),“這在歐洲都是很難見到的”。
與此同時,遼寧省已經關停了近500家污染企業,其中包括了417家造紙企業,67家印染企業和10家糠醛企業。城市景觀化也在同步展開,濕地面積已經由2005年的40萬公頃恢復至70萬公頃。
“去年以來,遼河干流水質持續好轉,但支流污染依然較重。針對這種情況,遼寧省環保廳推行了紅色警戒制度,把河流化學需氧量濃度超過100mg/L定為紅色警戒線。首次超過警戒線的,通報所在地市政府;連續兩個月超過警戒線的,進行媒體曝光;連續3個月超過警戒線的,實施流域限批。”王秉杰介紹說。
據悉,截至目前,遼寧已因河流斷面超標對包括沈陽市和鞍山市在內的5個市、18個斷面提出通報,引起了很大震動。各縣市紛紛采取行動,確保超過紅色警戒線的河流退出“紅色警戒線”。
遼寧人民的辛苦并沒有白費。據遼寧省環境監測中心站5月份《河流水質月報》監測數據表明,2009年5月,遼河流域水質總體呈好轉趨勢。在4條河流、26個監測斷面中僅氨氮一項超標,COD全部達到Ⅴ類水質標準,以Ⅰ- Ⅲ類水質為主,占69.2%。
“治理效果之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王秉杰高興地說。作為一名為實現“盡快恢復遼河生機”的目標而殫精竭慮的環保工作者,令王秉杰感到欣慰的是,遼河里現在又能看到魚了。
不過,王秉杰也承認,要真正實現遼河水質的徹底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遼寧人依然任重道遠。
鐵嶺市、沈陽市、鞍山市、營口市、盤錦市的各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企業偷排的現象依然存在,希望媒體和廣大群眾共同監督,堅決抵制非法排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