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產經 > 2009年成品油價首次上調 > 正文
據新華社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昨天透露,25日進行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是根據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的,這一機制以20天為周期對國際油價進行評估。
彭森在長沙舉行的2009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間隙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去年底進行的成品油價格和燃油稅費改革,目的在于理順成品油和原油的價格關系,形成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的定價機制。根據新的價格形成辦法,國際油價連續20天日均漲幅或跌幅超過4%,就應考慮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以使成品油價格能夠更真實、更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他表示,這次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已經超過了20天,發展改革委經過觀察和研究,決定上調油價。
對于當前一些加油站進行的降價促銷,彭森表示,國家對成品油實行的是最高限價,企業可以在最高限價之下自行定價,對市場競爭國家是支持的。
對于一些群眾把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與美國市場價格進行對比,認為國內油價高了的看法,彭森表示,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低于除主要產油國之外的多數國家油價。與美國油價的比較,應看到二者的口徑是不同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包含消費稅,去掉消費稅后價格水平是差不多的。
彭森表示,今年要推進資源價格改革,以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新聞背景
成品油價25日上調后,有媒體質疑油價調整是“漲時雷厲風行,降時裝聾作啞能拖就拖”“只追高不追低”“油價高于美國”,引起普遍關注。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