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產經 > 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 正文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匯源果汁對品牌依然可以“自己說了算”。但是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可以肯定內資品牌與國外巨頭聯姻的故事會繼續書寫。專家提醒,外資并購固然可以增強本土企業的資本實力,有助提升管理水平,但企業在大步走向世界的時候也要增強與外資企業并購競爭時的話語權。
并購利弊眾說紛紜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寶潔、聯合利華等外資巨頭開始進軍中國市場。外資企業需要搭國內名牌便車迅速進入中國市場,本土企業希望選擇合資路,借勢于外資的廣告宣傳力度和雄厚財力。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并購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市場無疑是殘酷的。一些當時紅紅火火的內外資聯姻,結果并不一定如意。
“在合資過程中,我們的確圈到了錢,學到了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自己的知名品牌卻被‘雪藏’起來,為外資品牌讓路,最后被迫慢慢地遠離消費者。”一位國內知名品牌的業內人士說。
關于可口可樂并購案的利弊也是眾說紛紜。可口可樂承諾,收購匯源后保留匯源品牌,繼續發展壯大。然而有業內人士擔心,在交出原有品牌、設備,以及對新合資公司的控制權后,匯源就再也無力捍衛自己的品牌。
外資并購應共贏
近幾年,國內品牌與跨國公司“聯姻”不斷,從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娃哈哈與達能等紛紛“分手”并陷入品牌爭奪糾紛,再到美加凈、小護士、大寶,類似合作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專家提醒,國內品牌與跨國公司合作應以雙贏為目的,民族企業要學習國際規則,通過法律手段規定和規避合作中的不利因素和潛在風險。
法律界人士廖治超認為,經濟危機“危中有機”,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會利用這個時機加快并購行為,降低運作成本。但值得關注的是,跨國公司并購的對象往往是國內行業的前三甲,采取合資方式是對中國市場的試探和跳板。從長期來看,憑借雄厚的財力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獨資可能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專家建議,被并購企業通過與其他國內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增加外資企業并購競爭時的話語權,同時在并購合同中設置相應限制條款;同時政府給予國內品牌企業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勵強強聯合,促進產業整合。 (綜合新華社電)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