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定于三月初召開的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被重新排期。
18日,五大發電集團的一個高管對記者表示,考慮到煤電協調方案近期出臺的幾率較大,“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應該會在四月份召開”。
迄今五大發電集團尚未與煤企訂立一噸合同。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由華能、中電投、大唐、華電、國電等五大發電集團及華潤電力聯合發起,囊括部分地方電企,擬通過大規模海外購煤方式施予煤企壓力,以達成今年重點煤合同價格較去年下降的初衷,從而結束電煤雙方僵持數月的頂牛之局。
根據上述電力高管的說法,作為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召開的前奏曲,以華能、國電為首的購煤聯盟前期已與澳洲、越南、印尼的一些煤企合作,并有部分煤炭合同訂立,其中包括澳大利亞100萬噸的煤源。六大電企給予此次購煤的底線是“采購400萬噸”,“但沒有上限”,具體合同將在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議上簽署。
“根據協調方案出臺的時間表,定下首屆國際煤炭訂貨會的召開時間表,這里面是基于兩重價值考量。”該五大電力集團高管解釋,由于煤價高企,1、2月份電力企業仍在虧損,故此,“如果方案中煤炭價格較之目前價格下降,讓電企不虧損,那么我們就多購置國內煤炭;反之,如果煤價上升,我們就加大購置外煤力度,以平抑國內價格的上升”。
大唐集團總經理翟若愚本月初坦承,考慮加大海外煤炭的采購力度,將主要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澳大利亞采購。
“以越南煤為例,雖然邊貿‘兩稅減半’政策取消,但即使以一般貿易進口,在廣西上岸的越南煤仍比同等卡數的貴州煤便宜上20-40元/噸。”廣西東興萬通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國貿部經理林惠江告訴記者,該公司1月份代理進口越南煤僅為2000多噸,但至2月份即飆升至1萬多噸。
東方證券首席分析師則對煤企大規模進口煤炭不以為然,認為這僅是電企為了談判而擺出姿態。他的觀點是,中國是主要的煤出產國家,同時也是主要的煤消費國家之一,中國每年消耗的煤達27億噸,而全球煤炭交易量包括中國出口在內都只是9億噸,最終的價格決定方還是在國內,且“如果采購外部煤炭較多,會引起國際煤價的反彈,最后與國內價格同軌”。
前述五大電力集團高管人士稱,目前主要是求購澳洲煤,因為“澳洲煤價比較穩定,不像越南、俄羅斯的價格比較混亂,而且我們現在簽定的都是半年或一年的合同,以防范煤價暴漲暴跌的風險”。
該人士最后表示,大規模采購國際煤炭并不是棄國內煤商于不顧,因為最終購買大頭還是要放在國內煤企上,“我們只是希望國內煤企能把價格降下來一點,讓我們不虧這樣就可以了,最終還是要煤電雙方達到雙贏”。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