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投資者在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的戶頭上存入數千萬元,1年多后不僅這些錢化為烏有,自己反倒欠星展(香港)數千萬元。這不是“天方夜譚”,星展(香港)已經向香港和內地法院提出訴訟,向多名內地客戶追討巨款。前日,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金泉向記者表示,該律師事務所正在接受投資者的委托,將依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買“打折股票”虧損上億
肖金泉表示,目前難以統計一共有多少內地客戶遭遇星展的追討,但金額一定巨大。此前,星展(香港)的私人銀行客戶薛女士曾向媒體反映,自己在2007年7月、8月間,在星展(香港)客戶經理的游說下,成為該行私人銀行客戶。按照國際銀行業的通例,私人銀行客戶是銀行最高端、最優質的客戶,應當享受頂級理財服務。薛女士累計往星展(香港)賬戶存入8088萬港元,并在客戶經理的電話推薦下,同意購買所謂“打折股票”。去年11月,薛女士在星展(香港)的賬戶被凍結,銀行對賬單顯示,其總資產凈值為-9446萬港元。
肖金泉指出,事實上,這些客戶購買的根本不是“打折股票”,而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產品——“股票累積期權合約”,英文名叫“Accumulator合約”。由于諧音緣故,香港金融界人士將其戲稱為“I kill you later(我待會兒再殺死你)”。這種產品最大殺傷力是:客戶的盈利在事先就被鎖定,但如市場逆轉,其虧損將被無限放大。香港中信泰富就因為購買這種產品幾乎被“殺死”,去年巨虧近150億港元。
星展銀行多處涉嫌誤導
肖金泉認為,在內地客戶心中,把錢放在銀行最安全不過,即使投資虧損至多也就是把本金虧掉,不至于掉進無底深淵。星展(香港)的業務員正是利用了內地客戶對傳統銀行業務理解和對銀行的信任。
據他了解,星展(香港)的業務人員在和內地潛在客戶接觸時,都是以向客戶推介“打折股票”為名,強調可幫助客戶以低于市價價格買股票,并承諾這筆存款絕對安全、可隨時支取。此外星展(香港)長達幾十頁的合同全部用英文書寫。
根據香港地區法律規定,私人銀行向“專業投資者”出售Accumulator產品文件無須證監會核準。肖金泉指出,為了逃避監管,星展業務人員勸說完全不懂的內地客戶在合同上將自己表述為“專業投資者”,不但沒有將“專業投資者”的風險告知客戶,反而讓客戶誤認為“專業投資者”將享受更多的投資優惠。 據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