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產經 > 2009年鐵礦石談判 > 正文
長協礦或逐漸成為生產企業眼中的“雞肋”?
新浪財經訊 據中國聯合鋼鐵網統計,2008年上半年,擁有長協礦的生產企業在礦石成本方面比沒有長協礦的一般生產企業至少有400-500元的優勢。但隨著下半年金融風暴等一系列問題的沖擊,礦石現貨市場價格快速下滑,這一優勢逐漸消失,甚至受其拖累,擁有長協的大中型企業未來在礦石成本方面比一般企業也難言占優勢。
根據聯合鋼鐵網跟蹤數據,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自2008年6月開始印度進口貿易礦63.5%粉礦FOB價格一直在下降通道當中,并于10月6日前后跌破同品位澳大利亞協議礦FOB價格,10月13日前后跌破同品位巴西協議礦FOB價格。
從上圖看出,國內鐵精粉先與國際礦石漲價,即在2007年末提前完成漲價的預期——2008年一季度國內礦石價格高于國際礦石價格一倍以上。這種情況為國際礦石供應商大幅度漲價提供了談判的籌碼,最終中國鋼鐵企業被迫接受了鐵礦石架各最高漲幅96.5%的合同。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進口鐵礦量還是國內礦山生產量整體呈逐年大幅上漲趨勢。據來自中聯鋼的數據估計2008年鐵礦石資源量大于實際消耗量9000萬噸以上!受全球需求低迷的制約,2009年鋼鐵產量仍可能保持較低水平。因此在考慮到國產礦增產潛力及鐵礦石的庫存量后,預計2009年鐵礦石進口量與2008年基本持平。
2009年各種不確定因素將直接影響進口礦市場的供求關系,而供求關系直接影響市場價格走勢。中國聯合鋼鐵網王晨預計今年的鋼鐵市場將不會像2008年波動那么大,但波動的頻率將會加快,而最終的波動幅度取決于人們的心態。套用股市的話:今年的進口礦市場整體將呈現“牛皮市”。(以上數據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國家統計局和中國聯合鋼鐵網)(供稿:王晨)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