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電力企業憤然“出走”
由于與煤炭企業存在較大的價格分歧,國內電力企業紛紛舍近求遠到海外購煤。2月煤炭進口猛增7成多
進口猛增七成以上,出口暴跌五成以上——國內煤電“頂牛”升級的局面最終化作了一組一漲一跌的冷冰冰的數據。國家海關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煤炭進口488萬噸,同比增長73%,該數據創下了22個月以來的新高。而此前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出口煤炭144萬噸,同比驟減52%。
現實的問題揮之不去。由于在價格上存在嚴重分歧,雖有多部委出面斡旋,但包括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電投在內的五大發電集團的2009年重點電煤購銷合同至今一單未簽,國內煤電僵局仍待打破。
電力企業舍近求遠
與1月份的299萬噸的進口量相比,2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的劇增局勢似乎無法遏制——環比增長了63%。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煤炭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73%,至488萬噸。而1至2月份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一成以上。
與居高不下且擺出死扛到底架勢的國內煤炭價格相比,海外煤炭價格的低廉以及較低的海運費,令國內電力企業心猿意馬。煤炭業分析師昨天稱,到海外購煤已經受到國內許多電力企業的推崇,而且南方港口從海外進口煤炭比從北方運送的煤炭成本更低廉。
大唐集團總經理翟若愚本月初坦承,由于國內煤價較高,大唐集團今年頭兩個月仍然處于虧損狀態。而目前到海外采購煤炭卻比較劃算,即使加上運費,海外煤價亦略低于國內。因此,大唐考慮加大海外煤炭的采購力度,將主要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澳大利亞采購。大唐還稱,其已經開始從國外購買電煤,正繼續同國外煤企洽談進口事宜。
7年博弈的痛
轉戰海外大規模購煤的電力企業顯然已不止大唐集團一家,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李小琳近日也表示,如果海外電煤價格更經濟,也可以考慮在海外購買。
而事實上,電力企業舍近求遠的背后卻是兩個行業——“市場煤”與“計劃電”之間的一場持久博弈。從2002年起,中國放開了煤炭市場,但電價一直處于計劃調控之中,因而兩個高度聯動行業的改革并不同步。雙方之間的矛盾更在今年集中爆發,這讓2009年成為實行煤電雙方互簽合同機制以來最慘痛的一年:由于價格分歧嚴重,在煤炭訂貨會上,煤電雙方一單未簽。
僵持數月之后,煤電矛盾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委員代表們口誅筆伐的問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深化電價改革”。3月6日,國務院研究室召集電力行業相關負責人召開電煤供需形勢座談會。國家發改委牽頭擬定的深化電價改革方案也已形成草案,提出近期完善煤電聯動機制。
晨報記者 李雋瓊
相關新聞 煤炭企業“內憂外困” 神華銷量下降超兩成
晨報訊 (記者 李雋瓊)一方面是國內電力企業不買賬,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場低迷,煤炭企業“內憂外困”的局面正在顯現。而中國頭號煤炭商中國神華(601088)亦未能獨善其身,其昨天公布的2月份主要運營數據顯示,其煤炭銷售量為1500萬噸,同比下降兩成以上,與1月份相比,也下降了22%。
海關總署3月11日發布的整體數據則顯示了更為嚴峻的形勢:2月份,中國煤炭出口量144萬噸,較前一月的降幅高達六成以上,同比則下降了52%。1至2月中國出口煤炭累計同比下降四成左右,焦炭2月份的出口量僅為3萬噸,是2006年以來月度出口的最低水平。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其直接反映便是各國對于能源需求的減少。作為重要能源的煤炭需求減少的局面依然持續,這造成了煤炭出口的大幅下降,國內煤炭企業的出口面臨較大壓力。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