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專訪三元集團董事長張福平
重組后,三元能否杜絕三聚氰胺?
本刊記者/楊正蓮(發自石家莊)
3月6日上午11時許,三元集團和三鹿集團正式交接拍賣資產。
就在兩天前,3月4日的三鹿集團破產財產拍賣會上,三元集團與河北三元組成的聯合競拍體以6.165億元競得三鹿集團核心企業財產及其所持有的河南新鄉林鶴乳業有限公司98%投資權益,并簽署了成交確認書。
至此,河北三鹿集團這個源自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業生產合作社”,在幾代人近半個世紀的奮斗中屢創奇跡并躍升中國乳業一線品牌的民營企業,終于在“三聚氰胺”的行業丑聞中轟然倒塌。
三鹿集團的品牌價值喪失殆盡。接替其核心資產的,則是同樣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北京三元集團。
作為北京市政府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公司,三元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以農牧業為基礎的大型企業集團,其中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國內A股上市。三元集團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是為數不多保持清白的企業之一,此前三元集團的重點市場是北京,正試圖謀求“走出去”。
此番并購意味著,自2008年9月中旬的“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經過5個多月的協調和談判,三鹿集團破產重組終于邁出實質性步伐,而三元集團也由此邁出進軍全國市場的重要一步。
河北三鹿集團因為三聚氰胺而倒下,北京三元則因遠離三聚氰胺而受益。并購三鹿之后,三元還能一如既往地杜絕三聚氰胺并保持清白嗎?3月6日下午三點,剛剛簽署了拍賣資產交接協議的三元集團董事長張福平,在石家莊世紀大飯店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三元和三鹿的
重組畫了一個句號”
中國新聞周刊:據悉三元集團(下稱“三元”)自2008年9月份開始就有意并購三鹿集團(下稱“三鹿”),5個多月過去了,現在三元終于成功競得三鹿的核心資產,張福平董事長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
張福平:到了今天才覺得是塵埃落定了,這件事已經有5個多月的時間了,這5個多月經歷了很多很艱難的事情,包括談判、租賃、恢復生產、穩定奶農、市場營銷、廣告策劃等等,我們做了很多事情,直到前天競拍今天簽約,三元和三鹿的重組才算畫了一個句號。
此時此刻的心情,挺復雜。一方面,覺得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機遇,是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機遇,是企業由區域性的品牌向全國市場發展的機遇;同時,另一方面又感覺到有很多壓力。這次競拍,是在一種特殊背景下競拍的,挑戰挺大。重組雖然畫了句號,但企業發展才剛剛開始,關鍵是今后如何把這個企業做好。
這個事情社會在關注、消費者在關注、政府也在關注。我們通過重組、并購行為,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意識。我們也樹立了振興民族企業、民族品牌、為國爭光的信心。
“要把三元模式移植到河北來”
中國新聞周刊:三鹿倒在三聚氰胺上,三元則因不含三聚氰胺而獲益,那么重組之后的三元還能杜絕三聚氰胺嗎?
張福平: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規模大了,面寬了。說到質量控制方面,三元已有的模式應該說也是成功的模式。
奶牛養殖環節還是關鍵環節,我們想把“集約化養殖+現代化加工”這種方式移植到這兒,并加以創新。
過去三元是國有的養殖方式,三元食品的奶源中,有80%來自三元集團的自建奶源基地“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在這個養殖中心,奶牛的飼草、飼料和藥品都是統一采購的,而且所有采購的飼料都必須通過分析化驗,才能夠簽訂購銷合同,并在飼養過程中進行全程監控。而其余20%的奶源,也都是來自規模化養殖的合同牛場。三元與這些牛場聯營,為他們提供飼料、防疫、飼養技術等服務和支持,并且逐步幫助他們改良奶牛品種,提升產奶量,控制奶源質量。我們具有從奶牛的育種、奶牛的養殖、到乳品的加工、物流的配送等完整的產業鏈和全程質量監控體系。
河北這里是合作社形式,我們要把農民散養的奶牛集中起來養殖,然后在技術上結合河北的特殊情況加以創新。怎么創新,我們正在研究。
前一段時間,石家莊市政府對奶源市場進行整頓之后,當地所有的奶牛都已經進入養殖小區,河北三元已經對經過整頓規范的30多個養殖小區全部實行托管,從根本上杜絕了從養殖到加工的中間環節。下一步,河北省還將新建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統一飼料,強化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的監管,所有這些,也為我們三元的進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河北這里,我們還有可能自己建牧場。河北三元將在3~5年時間里,建成2萬頭成乳牛的牧場,預計將涉及10億~15億元的資金。當然我們也可能還有合作社、租賃等多種形式,但我們的飼料供應、飼養管理、技術培訓和防疫,包括原料奶收購都要嚴格監控。
比如我們將取消奶站,直接通過奶罐車把原料奶送到加工廠,取消中間環節,因為過去在中間環節,就曾有不法分子加入三聚氰胺等添加劑。
我們想對從源頭到餐桌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并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放心、健康。將來的育種、飼養、飼料、防疫、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的整個產業鏈,都要完整。我們以前在北京就是這么做的,現在想把這個模式嫁接到河北這里。
“寧可企業發展慢一點,
也不能在質量上放松監控。”
中國新聞周刊:杜絕三聚氰胺等危及行業發展的行為,最需要的是道德力量,還是制度約束,抑或檢疫技術上的進步?
張福平:這些都很重要。作為企業來說,要牢牢地記住誠信和質量,要誠信經營,質量立市,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什么樣的誘惑下都不能改變,因為你可能不加三聚氰胺了,但是還會加其他的什么,還會出別的問題。如果不從誠信上解決問題,將來早晚還會出問題,不該加的還有很多其他東西。比如為了延長期限,可能加防腐劑使得原來保質期是7天的,可以延長到15天等等。所以要講誠信,要有社會責任感,不安全的東西出了問題以后,最終危及的還是企業自身,因為消費者不認可的話,企業最后也就做不下去了。
同時還要把監控做好,要有完整的監控體系,每一個環節都要有人去負責。不能為了效益,為了追求市場,就不顧質量,盲目追求高速度,我們寧可企業發展慢一點,也不能在質量上放松監控。
“可能還會參與三鹿的下一步資產拍賣”
中國新聞周刊:人們關心三元能否繼續杜絕三聚氰胺,其實也是關心三元的經營管理。那么,三元在重組之后將如何整合現有資源?三元的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張福平:河北三元的重點還是放在奶粉上,奶粉的生產規模主要是面向華北、東北市場,同時也會輻射全國。北京三元和河北三元的產品結構具體劃分還在討論之中。
截至2月20日,河北三元在租賃期間已經加工生產乳粉245噸,各種液態奶、乳飲料6510噸,這些產品已經在河北石家莊、保南、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地區銷售,其他地區的銷售也將逐步啟動。現在并購已經定了下來,那么之前的這個生產安排可能還要調整,可能奶粉是大頭,過去三鹿這邊的優勢是奶粉,它做到了全國第一,他們的技術、設備都是很先進的,人員素質整體也比較高,其中有一個工廠還是新建的,里面的設備和廠子都是新的。
目前原三鹿核心企業的正式職工有3070人,我們要依照《勞動法》與這些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要重新分配崗位,特別在當前形勢下,要讓他們穩定能夠拿到工資、有工作崗位。
我們也不會派很多人過來,可能也就是五六個人,其實三鹿原來的干部職工絕大多數是非常好的,素質也非常高,我們主要還是發揮這些人的優勢和專長,充分調動好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特別是他們原有的經銷商隊伍也是非常好的。
三鹿奶粉經銷商有600多家,網絡覆蓋全國。在此前三元與其對接座談中,70%以上的奶粉經銷商表示愿意繼續與三元合作,代理新的奶粉產品。今后三元在全國市場會選擇與有實力的經銷商合作,對其所在市場規模、當地人均收入水平、城市的差異,公司的市場部都有分析評估,每個區域都有具體負責的市場部經理,他們將分管不同的工作,針對不同的產品,制定不同的銷售策略。
我們有可能還會參與三鹿的下一步資產拍賣,包括在山東濰坊的一個企業和唐山的一個企業,他們在外面還有一些其他的股權,我們也要視情況參與一些并購,當然我們有可能拿到,也有可能拿不到。
另外,剛剛競購完,河北這邊還需要一些流動資金,先期要投入的流動資金大概也還需要八九個億,這樣總共至少還得有十五六個億。之后我們還會做一些定向增發,這個在以前的公告里面已經說了,爭取通過增發弄到八至十個億吧,至于具體情況會怎么樣還得看看。剛剛重組完,我們的確會遇到一些資金問題,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定向增發、銀行貸款等來解決。
同時市場也在慢慢恢復。據統計,全國市場液態奶的銷售已經恢復到事件前的70%以上,消費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我們初步計劃,在2009年將三鹿原有的生產規模恢復30%以上,之后還會有較大的提高。這方面關鍵是要把經銷商隊伍穩定好,然后還要在廣告策劃和宣傳方面配合好。
“三鹿奶粉事件對于
中國的乳業是一個重創”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人們對于三元的期望應該是疊加了行業預期的因素,那么三元將在中國乳制品行業扮演怎樣的角色?三元如何看待未來的市場格局?
張福平:三鹿奶粉事件對于中國的乳業是一個重創,特別是一線品牌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這種情況下,原來的二線、三線品牌和企業,可能是一個發展機遇,有可能整個的中國乳業需要重新洗牌,重新確定發展格局。作為三元來講,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爭取由一個二線品牌發展到一線品牌,或者說往具備一線品牌的規模和實力方向發展。我們原來在外埠也有一些市場,但是重點在北京,我想通過這次并購三鹿,我們會逐步向全國去發展。
我們也將爭取擴大三元對于整個行業的影響力,我們要站在行業的角度讓消費者、國內百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的乳業能夠生產好奶,而且有能力做到“安全、放心、健康、信得過”。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