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南海深水油氣開發逆勢破局
本報記者 張耀堂
2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與其合作伙伴哈斯基能源(Husky Energy Inc。)雙雙宣布,其在中國南海的天然氣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至此,該項目進行商業開發的資源基礎已經具備,投資者終于看到了南海深水油氣開發的曙光。
勘探破局
當日,哈斯基能源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John C.S. Lau宣布,由其全資子公司——哈斯基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哈斯基”)在中國南海深水區塊荔灣3-1含氣構造上鉆探的第一口評價井“荔灣3-1-2”已經完成。
哈斯基能源官方網站提供的示意圖顯示,此次鉆探的區塊29/26,與其東側相鄰的29/06區塊,同屬于中國南海東部的深水區。
據中海油介紹,荔灣3-1-2井距香港東南約350公里。2008年11月,鉆探活動正式開始,完鉆井垂深為3887米,水深1345米。該評價井鉆探于面積約55平方公里的荔灣3-1構造上,共鉆遇36米氣層。
早在2004年8月,中海油母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哈斯基就珠江口盆地29/26深水區塊簽訂產品分成合同。
2006年6月,該區塊內獲得荔灣3-1天然氣田發現。其時,哈斯基能源公司曾估計該氣田可采天然氣儲量為4萬億至6萬億立方英尺,從而成為迄今中國發現的儲量最大的海上天然氣田。
2月23日,哈斯基能源表示,據測試結果,該井最高日產天然氣5300萬立方英尺。該評價井的成功進一步證實了荔灣3-1這一中國海域深水天然氣重大發現。未來該井日產量有望超過1.5億立方英尺。
實際上,由于確信中國南海存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因此誘惑各類投資者紛至沓來,在這一海域內的相關勘探工作一直長盛不衰,此前主要集中在中國沿海的淺海區域,限于技術水平和投資風險等原因,對于深水區還處于初始階段,并未進入真正開發。
早在200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即對北部灣盆地的12個區塊,進行合作勘探開發的招標,條件為由對方承擔100%的勘探風險和費用,而一旦有任何發現,中海油即按約獲得其51%的權益。
最終,哈斯基能源成為中海油在南海油氣開發上主要合作伙伴,前后獲得數個區塊的合作開發合同。
哈斯基能源是一家經營能源與能源相關業務的企業,總部位于加拿大,由華人首富李嘉誠控制。李嘉誠及其家族持有哈斯基能源36.3%的股份,李氏旗下的和記黃埔(0013.HK)持有哈斯基能源34.7%的股份。
至今,中海油公司在南海海域的合作開發方除了大有斬獲的哈斯基能源之外,還包括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阿納達科石油集團(Anadarko Petroleum Corp。)等公司。
2000億投資護航
盡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機,國際油價徘徊在40美元/桶上下,國際石油巨頭紛紛收縮投資,但是由于對中國市場未來需求的樂觀,中國的石油公司仍處于擴張期。
對于南海油氣的開發,2008年11月下旬,中海油方面曾表示,加上合作方的投資,總共的投資額度將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約合290億美元),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洋石油開發計劃,這一投資過程將持續到2020年。
其時,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總經理李凡榮稱,公司2009年將繼續保持對中國南海海域的勘探財政預算,因為該地區受信貸萎縮的影響并不嚴重。中海油公司繼續加大對海洋勘探的投入是看中中國南海海域地區潛在的無可估量的油氣資源儲藏量。
據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的開發項目總工程師介紹,中國南海深水海域的地質燃料儲藏量可折算為大約220億桶原油。估計到2020年的該區域的年均總產量將達到3.5億桶。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估算,中國在2009年的原油日消耗量將達到820萬桶。
2月6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表示,盡管原油價格下挫已迫使部分國外同行削減相應支出,但該公司2009年仍將計劃投資額同比增加26%至165億美元。
當日,該公司總裁傅成玉表示,2009年計劃生產石油當量為4805萬噸,較2008年的4293萬噸增加14%,而剛剛過去的2008年,公司生產石油當量同比增長約6%。
在公布荔灣3-1氣田鑒定成功的消息之后,2月23日,中海油H股股價小幅走高,國際投行高盛認為,盡管中海油項目合作伙伴哈斯基能源在荔灣3-1最新發現深海氣田,氣田鑒定成功令人鼓舞,但目前討論項目的經濟和儲備規模為時尚早。
因此,維持該股中性評級,但仍列為中資石油股中的首選股份。同日,和記黃埔股價大漲,以41.5港元開盤,報收當日最高價43.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