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杰比尼爾森的退出,令尼爾森在中國收視率調查市場多年來的布局重新歸零。
文|CBN記者 石磊 金晶
2008年的最后一天也成為了艾杰比尼爾森媒介研究(又稱AGB尼爾森)在中國存在的最后一天。從這一天起,這家全球最大的電視節目收視率調查公司將開始陸續拆除安裝在中國1.4萬個家庭的個人收視記錄儀,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全球經濟形勢日漸嚴峻,雖然有國內外重要客戶的強力支持,但經過廣泛討論和慎重考慮,尼爾森公司和WPP雙方仍然決定停止艾杰比尼爾森媒介研究中國業務的運營。”尼爾森公司公關部在發給《第一財經周刊》的聲明中表示。
艾杰比尼爾森成立于2004年,由WPP集團和尼爾森集團各出資50%組建。據《第一財經周刊》了解,除了監播部門的少量員工被尼爾森公司媒介研究部吸收外,絕大多數員工將就地解散,涉及人數達到700余人。
在中國,艾杰比尼爾森和央視-索福瑞是僅有的兩家專業收視率調查公司。央視-索福瑞創辦于1996年8月,擁有本土優勢,與廣電系統保持著良好的業務關系,一直在中國收視率調查市場占據優勢地位。艾杰比尼爾森中國業務部門由尼爾森媒介研究和AGB集團旗下收視率業務合并而來,尼爾森媒介研究最早從上海市電視臺收視率調查做起,給央視-索福瑞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最高時曾占據了20%的市場份額。
“我們跟客戶簽訂的合約都是2008年12月31日終止,從2008年下半年起,要求續約的客戶都被我們婉拒了,當時我們都不明白為什么,現在看來,公司高層可能早就有打算。”一位剛剛拿到裁員補償的原艾杰比尼爾森員工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尼爾森公司公關部的林佩文表示,艾杰比尼爾森中國區業務在關閉時嚴格按照《勞動法》規定,給予員工“N+1”的工資補償,“90%以上的員工都感到滿意,平靜地接受了公司解散的現實。”她如是說。各地收視儀的回收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小部分手頭上還有項目沒有跟客戶完全結清的員工會在項目結束后離職。
事實上,艾杰比尼爾森敗退中國市場雖然跟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有關,但卻不是最主要的,真正“謀殺”艾杰比尼爾森的罪魁禍首是母公司尼爾森與WPP在2008年11月簽訂的一項換股協議。該協議規定,WPP將其所有的艾杰比尼爾森公司50%的股份與尼爾森其他業務進行置換,艾杰比尼爾森成為尼爾森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WPP集團沒有對外解釋出讓艾杰比尼爾森公司股份的原因,但尼爾森集團卻對此心知肚明—2008年9月,歐洲傳媒界最轟動的新聞就是歐盟批準全球最大的傳媒集團WPP對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公司TNS(法國索福瑞集團)的收購。而TNS正是艾杰比尼爾森在中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央視-索福瑞的主要股東。
對尼爾森來說,這真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交易:曾經的合作伙伴買下了昔日的死對頭,隨后成為自己的新競爭對手,并要求分手。盡管尼爾森集團在美國市場也有單獨運營收視率調查業務的成功案例,但是艾杰比尼爾森的中國業務離開WPP卻顯得獨木難支—自從2005年艾杰比尼爾森中國公司成立以來,艾杰比尼爾森的中國業務一直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前前后后已經進行了5億人民幣左右的軟硬件投入,但是中國各地差異很大、收視群體千差萬別,要形成有效的數據庫,樣本網絡的搭建非一日之功能見成效。
最近3年,艾杰比尼爾森中國的主要客戶就是WPP旗下的群邑、傳立、邁勢等廣告代理公司。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尼爾森堅持在中國運作艾杰比尼爾森,WPP和尼爾森在中國收視率調查市場變成針鋒相對的競爭關系之后,WPP肯定會為了央視-索福瑞的收益考慮,首先將旗下傳立、群邑等客戶轉移到央視-索福瑞,少了這些客戶,艾杰比尼爾森在中國的盈利將可能更加遙遙無期。
在收視率調查行業,常用的數據采集方法為日記法和測量儀法。日記法成本更低,但是數據是觀眾事后記錄到采集卡上,測量精確度比較低;測量儀法需要在每個樣本家庭鋪設個人收視記錄儀,測量精度高但是成本也更高。央視-索福瑞在中國市場采取日記法和測量儀法并舉的措施,中心城市鋪設測量儀,邊遠地區采用日記法,而艾杰比尼爾森一直堅持全部使用測量儀法,成本居高不下。這也是導致艾杰比尼爾森盈利更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艾杰比尼爾森離職員工透露,當去年11月份WPP與尼爾森換股的消息正式宣布時,盡管尼爾森沒有正式公布艾杰比尼爾森的中國業務如何處置,但在北京分部,關于中國業務將會關閉的傳言已經在員工中彌漫。
尼爾森公司向《第一財經周刊》正面否認了艾杰比尼爾森中國業務并入央視-索福瑞的任何可能。雖然央視-索福瑞和艾杰比尼爾森都是收視率調查公司,但是兩個公司在具體樣本設置、數據采集、機構設置上都有很大區別,“以前曾經有個別艾杰比尼爾森員工跳槽到央視-索福瑞都覺得難以適應,不論是設備還是企業文化,更何況是這么多人一起了。”艾杰比尼爾森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艾杰比尼爾森在中國的退出對尼爾森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盡管尼爾森公司一再強調在中國的媒介調研市場,“電視節目收視率調查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在這個電視媒體仍然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國家,電視收視率調查在尼爾森的媒體調研中占據最重要的角色,艾杰比尼爾森的退出,令尼爾森在中國收視率調查市場多年來的布局重新歸零。
尼爾森公關部表示,拆卸的收視儀將可能運回歐洲,繼續用于艾杰比尼爾森其他市場的收視率調研,今后在中國涉及電視節目收視率方面的業務,將不排除與央視-索福瑞合作的可能—畢竟,央視-索福瑞已經成為唯一的收視率調查公司,壟斷了中國市場。
尼爾森公司在給《第一財經周刊》的聲明中強調,盡管在電視收視率調查市場受挫,但這并不意味著尼爾森要退出中國市場。尼爾森在互聯網、移動媒體、戶外測量、廣播監聽測量等領域的業務都在正常發展,除了這些媒介研究外,零售研究、快速消費品研究、旅游研究、金融研究、醫藥行業研究等等,尼爾森也都在正常發展,沒有退出的跡象。
對中國電視媒介市場來說,艾杰比尼爾森的退出絕不僅僅是一個跨國公司失意中國這么簡單。中國傳媒大學的劉燕南教授是長期研究電視收視率市場方面的專家,她擔心中國收視率調研市場重回壟斷時代:“像WPP這樣的巨無霸公司,既是收視率數據的主要用戶,又是收視率數據的唯一供應商,它對中國電視臺商業運作的影響力簡直到了驚人的地步。”
劉燕南表示,盡管收視率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是一個用數據衡量節目受不受歡迎的理性尺度,但是對商業化運作的媒體公司而言,都是衡量電視節目價值的“硬通貨”,廣告商投不投廣告、投多少廣告一般都是跟收視率直接掛鉤的。“中國并沒有監管收視率調查的行政機構,直接由一個公司壟斷收視率調研市場,數據的公正性、數據價格如何核定,這都值得大家關注。”
央視-索福瑞拒絕對艾杰比尼爾森的退出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