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亞南 張楠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中石油從中聯煤層氣公司撤資的方案已經上報到國資委,目前雙方已經分開辦公。而中石油將帶走50%的對外合作區塊,使煤層氣對外合作專營權放開迫在眉睫。但由于放開此專營權尚未獲得有關部委和企業的共識,中石油撤資中聯煤層氣方案的獲批還存在不確定性。
專營權擋道
根據中石油和中聯煤雙方的股權變動協議,中石油將從中聯煤層氣撤出其擁有的50%股份,并且帶走將近50%的對外合作區塊,以及大約20名工作人員。這樣看來,中石油不僅是要從中聯煤層氣撤資撤股,近似于要把中聯煤層氣拆分。
如此一來,如果要批準中聯煤層氣的股權變動方案,勢必要求打破中國煤層氣對外合作專營權由中聯煤層氣一家獨享的現狀,要同時批準中石油擁有對外合作專營權。
而專營權的放開與否始終存在較大爭議,目前有關部委和企業還未就這一事項取得共識,所以中聯煤層氣的股權變動方案一直拖著沒批。有內部人士預計這一方案要有結果還得等上半年左右,更有悲觀的相關企業高層表示等上一年恐怕也難有什么結果。
據中聯煤公司內部人士透露,中石油人員已經如期在2008年12月份撤出中聯煤層氣公司,另租用某大廈辦公。
求解困局
一位接近該事件的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對記者表示,中石油和中煤能源在股權變更問題上的僵持,很有可能使中聯煤層氣公司陷入困境。
業內人士指出,中聯煤拖不起,因為中石油華北油田﹑長慶油田及新疆油田等還在同時進行煤層氣的勘探和開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同時為其煤層氣業務提供技術上的支持;而中聯煤則由于分身無術受到很大的影響。
此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中聯煤層氣有些正處于報批階段的項目由于股東間的分歧不得不停下,而打算投資建設的項目由于要進行資產盤整也不得不予以擱置,不過位于沁水盆地的煤層氣開發示范工程并沒有受到影響。
令人憂慮的問題還包括,成立于1996年的中聯煤層氣這些年來之所以未取得預期的成就,原因在于其內部財務制度上有“問題”。
原因很簡單,中聯煤層氣沿用的煤炭企業的風險勘探,每一筆投入都要求有相應收獲,不做虧本買賣。而實際上煤層氣的勘探和開采更加類似于天然氣的作業,常常是花數百萬打一口井卻不一定有氣,風險較大,因此應像石油企業一樣安排所謂風險資金用于煤層氣的勘探。
中聯煤層氣內部人士也曾向記者表示,前些年煤層氣開采的國家投資少,企業貸款難,只能依靠引入國外企業資金進行勘探開發,這也大大限制了煤層氣產業的發展速度。
對于如何化解目前的困境,中國石油大學專家建議由中石油和中煤能源成立子公司掛靠中聯煤層氣公司之下,分開獨立運作,而中聯煤層氣作為控股公司,這樣至少可以解決煤層氣對外合作專營權的問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