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虞利
昨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五礦商會共同在唐山召開進口鐵礦石工作會議,原擬與全部擁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鋼鐵企業和貿易商簽署公約執行代理制,卻沒有達成任何成果。
此前中國鋼協顧問吳溪淳表示,所有企業將簽訂一份行業公約,用來規范進口鐵礦石秩序,不允許倒賣長期協議鐵礦石。據了解,此次中鋼協主要是向所有進口企業就簽訂鐵礦石貿易公約收集意見和信息,簽訂自律公約恐要繼續延后。據參會人士透露,中國鋼協主要向鋼廠統計了解長期協議鐵礦的使用情況,如全年合同執行了多少,尚未執行的合同總量等。此次會議強調國內進口鐵礦石價格只允許出現一個價格——長期協議鐵礦價格,全部擁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鋼鐵企業和貿易商在對國內其他用戶分銷長期協議礦時,必須實行代理制,即仿照日本經營模式,按3%-5%的比例收取代理服務費,而不是向現貨市場倒賣賺取差價。
但鋼廠和貿易商對此反應均不積極,認為其操作性較差。有鋼廠人士說,“國內鋼鐵企業的數量太多、規模差異大、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怎么可能用一個價格來約束所有人?”而一家擁有進口資質的貿易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操作性確實是大問題,比如大鋼廠向小鋼廠出售長協礦,外界如何得知真實的合同價格?如何進行監督?更不要說要賺取最大利潤的貿易商了。
最新報道:
分析評論:
市場新聞:
行業報道:
公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