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 顥
2009年1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一場圍繞合資協議的國際仲裁即將進行。
在這樣一個全球知名的國際經濟爭端解決地,這本是一樁稀松平常的案子。不過,它的勝負此時牽動了中法兩家大型食品企業的心,甚至,關系到曾經備受中外雙方推崇的“合資模式”的未來。
2007年5月,總部位于法國的達能亞洲(Danone Asia Pte Ltd)及其全資子公司正式向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提出8項仲裁申請,其主要的仲裁請求是,其在中國的合資伙伴娃哈哈集團及其3家公司,以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停止違反非競爭條款的行為,以及由該行為引起的侵權,并提供相應賠償。
這本是一對外界眼中的“模范夫妻”,共同走過十多載歲月,并有了如今家大業大的局面,但隨著中方董事長宗慶后在2008年3月的一句“中圈套了”,達能與娃哈哈開始反目,合資生活也走向盡頭。
“此案使達能集團以‘抱粗腿’方式進軍新興市場的戰略遭遇了打擊。”《華爾街日報》在去年6月發表的《達能集團的中國之戰》一文中如是評說。
從合資到反目
一個要市場,一個要技術,此前,外界對合資公司如此這般的總結,同樣適用于達能與娃哈哈。
“在此之前,我們一直希望以合資的方式更快地切入中國市場。”一達能方面的人士也對本報記者坦承。
而對于上世紀90年代的娃哈哈來說,對資金特別是技術的渴求,則是其愿意將股權拱手相讓的原因。
1995年合資之前的宗慶后,曾在筆記本上這樣記載國內外的差距:國內最好的封罐機,一分鐘只能封130罐,而國外先進的設備一分鐘封1000罐以上;美國的大公司日產千噸罐頭,操作工人約40名,而我們日產百噸罐頭,要600人以上……娃哈哈要實現超常規發展,鞏固國內市場行業領先地位,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已成當務之急。
各有所需,一拍即合。1996年,達能與娃哈哈集團成立5家合資公司,外方持股51%。
此后,娃哈哈迅速壯大,而達能也收獲頗豐。根據宗慶后此前透露的信息,達能在10年中分得紅利30.77億元。同時,達能借助娃哈哈獲得了中國瓶裝水市場23%的份額,成為全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商。
但表面的繁榮之下,暗流涌動。10年之后,宗慶后和達能最終在非合資公司的收購問題上反目。
在娃哈哈的眼里,這種合資成為了跨國公司的“圈套”。首當其沖的證據便是達能當年在合資協議中暗埋“機關”,在轉讓“娃哈哈”商標遭到拒絕后,要求娃哈哈要使用商標生產和銷售產品,需要經過達能同意或者與其合資,造成娃哈哈的利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