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脈萬里行•石油2008”特別報道⑨
2008年12月3日,踏著“國脈萬里行·石油2008”大型采訪啟動的足音,記者走出國門,走進了中亞文明古國哈薩克斯坦。
從新疆烏魯木齊到哈國阿拉木圖,時空的轉換似乎并不明顯。
早在漢唐,“絲綢之路”就已牽起了中國與中亞人民友誼的紐帶。如今,當記者追尋著中亞天然氣管線建設者的足跡來到這里時,胸中悄然澎湃的是亙古的豪情和暖暖的春意。
帶著友誼而來,揮灑辛勤的汗水,中國石油人正在譜寫著合作雙贏新的輝煌樂章。
將“不可能”變為現實
“將不可能變成現實,只有中國石油人可以做到!”這是記者在中亞天然氣管道哈薩克斯坦段的業主——中哈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GP)采訪時聽到的贊語。
12月9日,采訪團一行從阿拉木圖出發,一路往西,驅車5個小時,行程350公里,趕到了哈薩克斯坦國江布爾州境內楚縣。這里,是中亞天然氣管道的一個建設現場,管道三公司半自動焊機組正在緊張施工。
遠處是天山的雪峰,皚皚的白雪覆蓋著山尖,在陽光下反射著冷冷的銀光;茫茫草原一望無際。視野盡頭,幾簇羊群就像白色的油滴一樣慢慢地在“毯子”上移動。
兩條氣龍并肩蜿蜒向前,就這樣突然地撲進我們的眼簾。工地到了,“青年突擊隊”的旗幟迎風獵獵,吊管機、挖掘機隆隆作響,身著火紅工衣的管道人,手把焊槍,工作緊張而有序。管道三公司哈薩克斯坦項目經理李建軍介紹說,截至12月8日,三分公司共完成測量放線116.7公里,作業帶清理104.1公里,組對焊接94.9公里……
在管道建設者的手中,中亞天然氣管道的藍圖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中亞天然氣管道起自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邊境的格達伊姆,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最終到達我國境內的霍爾果斯,與西氣東輸二線連接。管道雙線全長3600公里,它是目前我國唯一跨多國國境的國際管道工程,也是唯一兩條管線同時進行施工的天然氣管道工程。
AGP總會計師余建錄說,國際上建設這樣一條長距離的大口徑跨國輸氣管道,一般需要六七年的時間,而這條管道的建設時限僅有28個月:根據2007年7月中國石油與土庫曼斯坦簽訂的協議,2009年年底,必須實現通氣。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中亞天然氣管道公司總經理助理、AGP第一副總經理金慶國說,“當公司按照計劃節點下達了2008年焊接700公里的施工任務時,大家都認為要完成根本不可能!”
的確,許多事情根本就不是著急就能辦成的:合資公司要進行注冊談判;可研要報批;還要審查聯合初步設計;資源配置也要準備妥當;幾十億美元的合同要進行國際招標;長周期設備材料要提前鎖定供貨資源;要保證設備、物資、管材按時順利地運往現場,跨國運輸海關、商檢、車皮等都需要時間協調解決;管道沿線建設前期先要完成征地;EPC承包商要提前做好人員、機具調遣、項目組織到位等準備工作;更別提融資、計劃管理、HSE管理以及制度體系建設等煩瑣工作了。
正如中亞天然氣管道公司總經理孫波所說,這是我國首條境外天然氣管線。它的建成,將會改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緩解我國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同時還能為中國和中亞國家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天然氣貿易額。它不僅是能源大動脈,更是經濟大動脈。
宏偉的工程建設,激發了石油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勝利的豪氣,“此時不搏算白活”。“周密安排、強化協調、抓大放小、死保節點”,為了搶時間,許多事超前規劃、超前組織,同時干……
中國石油人開始與時間賽跑。盡管許多同志初到哈薩克斯坦,連辦公、住宿、吃飯等都沒有著落,但項目進度卻不允許他們放慢腳步。大家不等不靠,以一當十,千方百計推動項目進展。在鵝毛大雪的除夕,施工部經理閆洪旭等項目同志趕往現場取數據;控制部副經理宗紅,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累倒在崗位上;財務人員李平,在項目融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副總經理潘文龍,一連7個月不休假,為其他同志做好行政服務工作……
哈國員工也是一樣,為中亞管道建設也付出了同樣的心血。正如金慶國說的那樣:共同的目標,需要我們中哈員工團結一心;艱苦的環境需要我們中哈員工團結一心,艱巨的任務更需要我們中哈員工團結一心。在AGP,所有的員工像親兄弟一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為中亞天然氣管道早日通氣而攜手共進。
幫承包商就是幫自己。管道局中標哈國段2600公里管道鋪設任務后,業主方積極協調國家外交部、商務部、駐哈大使館等,與哈方高層全方位溝通,爭取到2600個勞務指標。“我們干過不少國際工程,像這樣能大力為承包商解決關鍵問題的業主,是第一次碰到!”管道局中亞管道哈薩克斯坦項目總經理岳林說。甲方帶領乙方闖國際市場,乙方為甲方生產經營保駕護航。面對緊張的工期和苛刻的哈方勞務許可政策,管道局哈薩克斯坦項目部積極推行工法創新,從傳統工藝的日平均焊接僅30道口,一舉提高到日平均焊接70道口,工作速度提高一倍……
如今,中亞管道全線已完成焊接662公里,多個重大的控制性工程也初戰告捷。“2009年年底單線通氣,可以實現。”金慶國胸有成竹。
合作雙贏的典范
12月16日,正值哈薩克斯坦第18個獨立紀念日。走在阿拉木圖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們舉國歡慶的場景。哈薩克斯坦人民崇尚金色的陽光和展翅飛翔的雄鷹。因為金色的陽光象征著光明和溫暖,而雄鷹則象征著勇敢。
近幾年,哈國快速發展,蓬勃向上的國民經濟,正成為哈國人民的驕傲。而中國石油在哈國經濟建設中,開展合作雙贏的石油項目,深受當地人民稱贊。1997年9月,中國石油人初次來到哈薩克斯坦,收購了阿克糾賓油氣股份公司。當時,阿克糾賓公司是一個年產原油僅200多萬噸的集勘探、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有企業,嚴重虧損。而今日的中油阿克糾賓油氣股份公司,已成為阿克糾賓州最大的納稅單位,每年上繳的稅收約占阿州全部稅收的70%,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公司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阿克糾賓成為哈薩克斯坦西部一個新型石油工業城市。阿克糾賓公司也被兩國政府高層評價為“中哈合作的典范”。
2005年10月中國石油收購PK項目時,這宗國企最大的海外并購案,曾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當時的PK公司,生產經營和外部環境十分艱難:近半數以上的油井因為不能達到當地天然氣排放標準被關閉;公司面臨20多億美元的巨額訴訟;PK原總裁多年不敢入境哈薩克斯坦,只能靠遙控指揮……但是,僅僅兩年后,PK公司煥發青春,各項經營指標全部提升,原油生產加工創歷史新高,經濟效益也大幅增長,企業內外部環境得到改善,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及政府高層多次高度評價PK公司在支持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