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涂露芳) 為期一周的2009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會日前閉幕,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五大電企與煤炭企業的價格談判最終破裂,未簽下一筆電煤合同。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統計,訂貨會簽下的合同量僅為4億噸,在明年煤炭跨區域調運計劃總量中的比重不足50%。
一年一度的煤炭訂貨會原本希望大型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對下一年的煤炭產運需情況進行銜接,并根據定價合同匯總及時安排鐵路運力計劃,但屢屢出現煤電雙方價格博弈而談崩的局面。
中電投內部人士透露,訂貨會最后一天,其它四大發電集團的代表早已打道回府,價格訴求的巨大懸殊讓電企放棄了達成妥協的可能!斑是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煤價的走勢,再慢慢談也來得及!
統計顯示,目前五大發電集團還擁有高達5000萬噸的電煤庫存,足夠應對1個多月的發電用煤需求。另據了解,往年訂貨會上,煤炭合同即使簽訂,供需方也未必按照簽訂的價格執行,這是電企談判積極性下降的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煤價暴漲,一些在2008年煤炭訂貨會上簽了約的煤企中途變卦,將合同電煤提價,只有神華集團和中煤集團嚴格執行了合同價。因此,面對今年的虧損,一些電企認為煤企違約漲價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即便市場煤、合同煤價格并軌,煤炭價格完成市場化跨越,電價的政府管控仍會延續煤電價格的深刻矛盾。針對市場需求減弱背景下煤電企業共同面對的經營困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此前強調:“煤電聯營,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困難條件下的盈利能力!
煤價低時電廠效益好,煤價高時煤礦效益好,如果以資本為紐帶實現真正的煤電一體化,將大大提高煤電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如國內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目前擁有的發電裝機容量也超過1600萬千瓦。業界專家甚至建議,電力企業可以在當前煤炭行業大規模重組期間收購一批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