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通”墨菲曾被認為是克萊斯勒振興亞洲業務的希望,而今,希望化成泡影。
文|CBN記者 劉翔
剛剛乞得40億美元救命錢的克萊斯勒開始兌現優化運營能力的承諾,對銷量銳減負有直接責任的全球市場銷售部門第一個被精簡。
兩個外來的“和尚”:來自豐田美國公司的營銷專家Deborah Meyer和出自通用汽車的“中國通”墨菲(Phil Murtaugh)丟掉了薪水豐厚的工作,他們的職位—首席營銷官和亞太區首席執行官也將被裁撤。
克萊斯勒副董事長兼總經理James E. Press說,上述的調整更加有利于公司以用戶、經銷商、業務區和全球產品規劃為核心規劃工作。
不過,這對于中國業務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在15個月前,聘請墨菲擔綱亞太區總裁曾被認為是幫助克萊斯勒走出困境的最好辦法。
在墨菲加入之前,克萊斯勒在北京合資公司中的聲音因與戴姆勒分道揚鑣日漸微弱,與新伙伴奇瑞汽車的合資談判也因雙方在合資公司的控股權上互不相讓而陷入僵局,急需一個深諳中國汽車市場的人物來扭轉頹勢。
墨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克萊斯勒全球CEO納戴利選中。
克萊斯勒當時表示,選擇墨菲擔任亞洲區總裁,主要是源于其在中國的出色業績。墨菲在通用汽車工作了32年,并在中國工作了10年,是公認為最了解中國汽車市場的美國人之一。
墨菲15個月前在辭去上汽股份執行副總裁職務的聲明中說:“加入克萊斯勒集團對于我目前的職業發展來說,將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職業經理人墨菲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他先是經過3個月的市場調研后,將克萊斯勒旗下的道奇、克萊斯勒和JEEP三大品牌的銷售網絡合并為一個網絡,同時銷售三個品牌的車型。這個舉措讓克萊斯勒增加了銷售網點的同時,還降低了銷售成本。
在并網銷售完成后的2008年4月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墨菲信心滿懷地說,基于與奇瑞汽車的談判進展順利,以及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良好,“今年我們的銷量可能會增長3倍。”
但局勢并沒有朝著墨菲預想的軌道行駛。由于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汽車市場也受到沖擊。這讓墨菲在其15個月的任期內,并沒有讓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多生產并賣出更多的克萊斯勒300C、鉑銳和道奇酷博及大捷龍。
2008年上半年,克萊斯勒僅在中國售出8207輛汽車。而同一時期,通用汽車在華汽車銷量達到261443萬輛,福特則售出89117萬輛。
在與戰略合作伙伴的談判上,墨菲也沒有帶來一紙讓克萊斯勒可以得到安慰的協議書。就在兩周前,克萊斯勒宣布與奇瑞汽車的合作談判已經終止。
盡管墨菲早在2008年7月就找到一家民營公司長城汽車接替合作無望的奇瑞汽車,并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還在今年12月親自前往長城汽車位于河北保定的生產基地查看了兩款代號為“CH041”、“CH031”的神秘車型,合作似乎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是,克萊斯勒在全球市場銷量的急劇下滑,以及日益縮水的現金流,讓納戴利等不及了。
現在,隨著墨菲的離職,克萊斯勒在中國的市場開拓又回到墨菲加入前的模樣:產品規劃和銷售主導權重新收歸克萊斯勒在奧本山的總部。
汽車業咨詢公司J.D. Power and Associates的分析師John Bonnell表示,克萊斯勒要在中美兩地同時進行發展很困難,“克萊斯勒在美國問題重重,要調撥出在中國建立新業務所需的人力物力是件很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