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楠
周五出臺的《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的亮相,給了多日來沸沸揚揚的國內市場一顆定心丸。盡管這個方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部分煉油的利潤收歸國家,但國內煉油企業仍然有“厚利”可圖。業內人士預計近期仍將會有大幅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公告出臺。
很明顯,稅費改革方案僅涉及定價機制的調整,消費稅也好,燃油稅也好,都是煉油利潤在石油公司與國家之間的一次再分配。由于終端銷售價格不變,對老百姓來說沒有直接影響。
而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則是石油公司與消費者之間利益的調配。對于石油公司來說,當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對應原油價格約為85美元,但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跌破了45美元,煉油的毛利率之高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此前中石化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煉油毛利在3.5美元上下,就可以保持盈虧平衡了。相對應地,國內消費者最近幾個月則不得不承擔“高價”成品油。
業內人士認為,稅費改革方案出臺的時機很好、稅額合理,但不能把石油公司因此減少的利潤視作“下調油價”。“價內征收”的1元錢消費稅,對石油公司來說每升油只是減少了7、8毛錢的利潤,這比起煉油可以賺得的“厚利”來說遠遠不夠。
根據中石油的說法,從11月起至今煉油已經有兩個月在盈利了,并且隨著原油價格下跌,毛利率還在不斷提高。
推動國內消費、保增長是當前經濟工作的目標,降低終端成品油價格可以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刺激消費,還給煉油行業一個正常、健康的發展環境。
業內預期,成品油價格還有下調15%的空間,即再下調超過1元錢。因為調整成品油價格不需要公示,預計近期發改委可能會突然發文下調油價。而這種先調稅后調價的方式有利于當前市場的穩定。
國內成品油定價方法的改進,理論上的確是價改的一大進展,但更多的不確定性仍擺在管理層面前:由參考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成品油價格改為根據原油價格波動進行成本加成,固然是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但給煉廠多大的“合理利潤”,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同時,以什么樣的頻率來“同步”調整國內油價,在《方案》中也未看到明確的說法。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本質上來說,政府指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局面尚未有根本性的改變。
對于石油公司來說,現在的處境愈發被動起來。一方面,煉油如此高的利潤率成為眾矢之的,卻又隨時可能因油價調整而終止,同時消費不旺導致庫存積壓嚴重,加工量降低。
另一方面,上游勘探開采業務已經與上半年不可同日而語。上半年,即使在上繳了高額的特別收益金,上游板塊仍然能收獲可觀的收益。如今油價已經快回到40美元的征收線以下,“暴利”眼看成為“過去式”。
上游盈利能力下降與煉油盈利的不確定性,將給石油公司業績帶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