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期待了14年之后,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改革在市場化的方向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12月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聯合發布《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
首先,這個明年1月1日將要正式實施的成品油價改革方案,將在促進節能減排、提倡環保上發揮作用。改革方案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6項收費,而代之以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單位稅額相應提高。
提高成品油的消費稅額,體現了我國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政策方向,是一個強烈的政策信號。眾所周知,我國從1993年由石油的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目前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0%,而且我國石油利用效率低、單耗水平高、浪費現象嚴重,單位GDP石油消耗和機動車每百公里油耗都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水平。提高油品稅額,將有效抑制不合理的消費。
其次,從改革方案披露的征收方式來看,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費稅實行從量征收,征稅多少只與用油量多少相關聯,體現出了稅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則。
多用油則多交稅,可以鼓勵節約用油、有效抑制大排量車等消費傾向。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耗油量急劇增加,燃油污染也日益嚴重。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都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費迫在眉睫。
此外,此次油價改革方案還充分考慮了對種糧農民、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問題。方案明確表示,原有的油價補貼政策將繼續執行和完善:當年成品油價格變動引起的農民種糧增支,繼續納入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統籌安排,對種糧農民綜合直補只增不減;出租車在運價調整前,繼續由財政給予臨時補貼等。這些舉措,是對用油“弱勢群體”的保障,也為成品油價改革的平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總的看來,此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關鍵的一點還在于:明確提出“在不提高現行成品油價格的前提下,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將“不提高現行成品油價格”作為“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的前提,體現了有關部門的謹慎、穩步推進的態度。
眼下,正當全球金融危機逐漸向實體經濟蔓延之際,不增加用油者原有負擔,既成為成品油價改革能夠順利推進的需要,也是減輕用油企業和個人負擔的要求。
這次的成品油價格改革,被有些專家稱為“絕好的時機”。其道理正在于,國際油價從7月份147美元的高位急轉直下跌落到目前的40美元,使得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獲得了大幅下調的空間,使得我們可以做到“加稅”而不“加價”。可以說,目前進行成品油價改革確實正當其時。
而一個好的改革要靠機制來保證,定價機制是油價改革的核心,我們看到,此次方案也著手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方案指出:完善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合理利潤確定。將現行汽、柴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最高零售價格以汽、柴油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并將原流通環節差價中允許的上浮8%縮小為4%左右。企業在不超過政府規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前提下,自主確定或由供銷雙方協商確定具體零售價格。國家將繼續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適當調控。
在這個方面,我們認為,還需要出臺細則加以明確:我國成品油價格將跟隨國際原油價格,跟隨的機制是怎樣的?假如國際原油從現在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那么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將進行怎樣的“適當調控”,怎樣形成一定的制度?將現行的汽、柴油零售基準價允許上下浮動改為最高零售價限制,是否有利于今后消除油荒的發生?而在執行價格時,國內企業的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潤是多少,也是人們所普遍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