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時鋒
“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下降5.8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采購協會昨日公布,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38.8%,比上月再降5.8個百分點。這已經是該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低于50%的分界點,顯示制造業的嚴冬加劇,而本月月中將公布的工業增加值指數也可能繼續回縮。
11月的PMI指數已下滑至該指數于2004年4月設立以來的最低值,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
工業增速或繼續跳水
中國物流采購協會表示,PMI指數由5項擴散指數加權而成。上述五項指數在11月呈現普遍下降且降速加快的格局。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下降幅度達到7個百分點以上。
最令人擔心的是,11月的新出口訂單已經呈現加速下跌的趨勢,本月指數又較上月下跌達12.4個百分點。由于跌幅較大,目前該指數回落到只有29%。由于出口訂單是中國出口增速的先行指標,急速下跌的出口訂單數使國家的出口前景更為黯淡。
整體制造業的新訂單數也在急速下滑,本月再跌9.4個百分點至32.3%。20個行業中,只有煙草制品業高于50%,其余19個行業均低于50%。尤其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為最低,不足20%。來自河北統計局的一項數據顯示,鋼鐵出口大省河北省的前10月鋼材出口量同比回落了97.4%。
不僅生產指數回落,同生產環節密切相關的從業人員指數、采購量指數也繼續下降。食品加工及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紡織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18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指數均低于50%,存在較大減員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立群研究員對此分析認為,11月PMI指數表明中國經濟增幅回落態勢進一步加重,經濟收縮跡象更加明顯。
PMI指數是每月最先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收縮的制造業形勢或將首先影響到工業增加值的增長。
野村國際高級經濟學家孫明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鑒于PMI中的產出指標從44.3 跌至35.5,因此預期中國的工業生產增長也大幅走低,從10月份的年同比8.2%降至11月份的僅4.0%,這將是2002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企業積極自救
冷靜觀之,中國制造業的回落雖是外力作用,但也有不可否認的內生回調固有趨勢。在過去幾年經濟基礎建設高潮中,中國基礎行業資產負債水平普遍較高。以現在虧損較明顯的電力行業為例,按一項電力行業內部數據,今年8月份火力發電全行業資產負債率為73%左右,財務費用率高達6.61%,在工業各行業中的財務風險僅次于建筑建材行業。
最近幾個月,國家下調利率為這些行業的財務安全帶來些許轉機。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電集團上周末就召開年度財務工作會議,強調充分利用有關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整債務結構,緩解資金壓力。
除銀根松動外,國資委新公布的2008年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也能給央企救急。但對于其他非國有企業而言,自主地調減生產、出清存貨是企業自救的主要手段。
11月份PMI指數中,產成品庫存從10月份的51.4%微弱回落至50.8%,表明企業面對需求的疲軟一直在謹慎地減產。 孫明春分析,11月PMI指數中原材料庫存指標從42.6降至39.5,原因在于企業減產和因預期原材料價格回落而推遲采購,“11月份庫存調整越快,說明原材料需求復蘇得越快”。
近期中央政府已推出刺激投資、財稅改革、利率降低等一系列政策,張立群表示,現有政策力度非常大,但政策效果充分顯現尚需時間,預計2009年春季以后中國經濟將恢復較高水平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