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俐 程明霞
自11月中旬起,法迪·比洛爾(FatihBirol)在兩周內馬不停蹄地穿梭了7個國家的首都,帶著同一份報告——《世界能源展望2008》,向各國決策者展開講解和游說政策改變。
“我就像是一個公務員,把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攤開在決策者的桌面上。”身為國際能源署(IEA)的首席經濟學家,比洛爾每年都把一份新的報告呈上,但是決策者的“缺乏行動”卻讓他感到一年比一年悲觀。
今年的壞消息很多。國際油價在年初狂飆升后又狂跌;全球金融風暴使能源企業減少、停止或延展投資計劃;世界石油儲備量正在劇減,不久后可能出現供應危機,預期2030年油價將高達每桶200美元;廢氣排放量將隨著能源消費的劇增直線上升,20多年后把地球的體溫增加6攝氏度。
“目前的能源消費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他于11月24日在華盛頓進行的第一場解說時多次強調,“和五年前相比,我們今天的狀況比當時預期的‘壞’還要糟糕。”
比洛爾強調:“中國是個關鍵。只要中國出臺好的能源政策,就是對世界有利的能源政策。”
油價會繼續走高
雖然近月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國際油價大跌至大約每桶50多美元,創近年來新低,但是國際能源署認為這個現象只是暫時性的,并強調“低油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比洛爾說,惡化的經濟使各國減少能源消費、石油企業延后投資計劃;但是這些滯后的需求量將會在經濟復蘇時,被全盤釋放出來,可能把油價推高到比今年夏天的每桶147美元更貴。
能源展望報告指在未來的20多年內,發展中國家的穩健持續開發將提高能源需求,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將會占據世界總增長量的一半以上。
當石油儲備量逐日減少,需求量卻還是不斷地上升,而生產卻有限地集中在幾個國家手里,這會帶來供應瓶頸和價格暴漲。但是供與求不是惟一決定油價的主要因素。
比洛爾說:“近年來,石油需求對價格的敏感度削弱了。”這個結論來自油價高漲時,沒有出現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他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各國的汽油補貼,假象地壓低了國內消費汽油的成本,導致油價不能真實地反映石油的稀缺性,帶來低效率的使用及浪費。
另外,將來主導石油市場的公司,不再是現今的跨國私營企業,而是更多的國有石油巨頭。因為大部分的私營油田,生產量已經隨著儲備減少而下降,沒有獲得新油田開發權之下將會慢慢地被邊緣化。
比洛爾分析說,盈利極大化不是國有企業的優先考慮,它們會更多考慮國家的能源策略和安全問題:“比如說一些國家會考慮到為了把能源留給下一代,保留油田不開發。”國企的運營方式因此也會削弱市場經濟決定油價的空間。
中國是個關鍵
報告指出,假設所有發達國家在未來20年,終止所有的經濟活動——關閉所有工廠、發電廠、沒有任何人開車等等,也沒有辦法把廢氣排放量,降低到不讓地球升溫的水平,因為最大的排放量來自發展中國家。
比洛爾說這并不能怪發展中國家,如果建立一個可循環能源設備的成本,是建立一個煤電廠成本的四倍,那么發展中國家沒有理由不選擇更便宜的方案。他建議發達國家共同注資建立一個信貸渠道,資助發展中國家采用和開發更環保和高效率的能源。
“氣候變化是個壞消息。但好消息是,國際社會已經有共識必須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只是不知道誰該做什么。”比洛爾說。
另外,他認為:“中國是個關鍵。只要中國出臺好的能源政策,就是對世界有利的能源政策。”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比洛爾說中國近期表示要推出燃油稅或汽油消費稅,是比較貼近市場經濟的行為,通過增收附加稅來提高偏低的油價,有助于壓制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和使用,進而減低排放量。“這是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國際能源署副執行總裁理查·尊斯(RichardJones)也認為應該對中國和印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游說和技術轉移。但是國際能源署的會員目前只開放給經合組織(OECD)的工業發達國家。
是否有必要把門戶開得更大,讓發展中國家加入,帶來更多的互動和參與?尊斯有點模棱兩可地答道:“對于改變目前的會員制度,我們抱著開放態度。如果我們接到申請書,我們對所有的申請保持開放的態度。”
來源:經濟觀察網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