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報 (記者 繆舢) 證券市場投資者的嗅覺向來靈敏。7月10日、1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200億元轉基因重大專項公布之后,一只被投資者誤認為轉基因水稻種子第一股的豐樂種業連續兩天漲停。有分析師稱,豐樂種業與中科院遺傳所、福建省農科院三方合作,組建一家公司共同研發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但實際上,因為農業部一直沒有對轉基因水稻商業化開閘,這個合作項目只是意向早已夭折。
不過,中科院遺傳所與福建農科院合作的轉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CpTI水稻,是中國當前3個最有可能獲得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品種之一。中科院遺傳所副所長朱禎是這個項目的研究負責人,他和由他主導研發的轉基因CpTI水稻苦等政策開禁數個春秋。9月16日下午,朱禎接受了《投資者報》記者采訪。
《投資者報》:目前由你主導研發的轉基因水稻試驗情況怎么樣?
朱禎:抗性優異,已經到了生產性試驗階段,繼續做環境測試。
《投資者報》:中國已經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轉基因水稻種子,包括由你主導研發的一個品種。但是由于政府對于轉基因糧食商業化種植持謹慎態度,所有的轉基因水稻商業化都沒有放行。為此,有的科學家贊成,但更多的科學家反對。你的態度呢?
朱禎:政府不允許我們自己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而孟山都、杜邦先鋒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轉基因技術,占領技術制高點以后,就使得中國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在一個階段很難逃脫別人的束縛,因為核心技術、技術路徑掌握在別人手里。所以,如果一個國家的戰略眼光還沒有一家跨國公司長遠,注定中國轉基因產業要受制于人。
《投資者報》:生態學家和食品專家對待轉基因糧食商業化種植和食用,更強調安全性,如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及人體健康的安全考慮。
朱禎:轉基因本身是中性的,它是傳統育種技術的延續,并不是顛覆,并不引起安全性的改變。真正可能引起一些安全性的是轉入的是什么基因,如果轉入的基因有毒,那就有一個安全評估的問題。
《投資者報》: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潛力多大?能不能給一個量化的指標?
朱禎:量化指標可以告訴你,在美國,轉基因大豆占了種植面積的80%多,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玉米種植各占一小半,具體數字忘了。6年前我去阿根廷,轉基因大豆那個時候種植就占了90%多。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轉基因在中國未來的前景。圍繞轉基因的爭論為什么這么激烈?背后就是利益結構的調整。中國農業產業結構面臨大調整,而不是產品結構。可能一些傳統的農業公司包括種子公司,未來面臨不利的前景。
《投資者報》:轉基因糧食在中國種植是個發展趨勢,展望未來,轉基因糧食在中國的糧食結構中占多大比例?
朱禎:到2020年,預計世界整個耕地面積的80%都將種植轉基因作物。中國還有12年時間,這個發展是爆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