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尤其是為應對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環境,政府采取果斷措施,近期出臺了放松按揭貸款、減免交易稅等購房優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各種利好政策,但是,由于多年來積累的種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盼望房市成交量萎縮、存量增加的局面迅速改觀顯然并不現實。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地產金融論壇上,銀行界和一些業內外專家提醒,房地產有關各方要做好應對買方市場的準備。
有關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主要城市商品房的交易量同比下降了50%。中國民生銀行行長王浵世認為,這是對近幾年來房價上漲過快、房地產投資過猛的一些修正。他分析說,受過去投資增長過快和今年交易量下降的雙重擠壓,全國13個城市的可售房源不斷增長,如果加上施工建筑面積和投資客手上的二手房,相信未來兩年都是買方市場。他認為,從戰略上來說,房地產永遠應該從需求層面來思考,從而進行張弛有度的擴張和前瞻性的布局。至于目前采取務實的保守策略,對行業有利,對銀行也有利。對于擴大內需,當然更有利。
對比去年的火爆,今年的房市顯得要冷清得多,對這種強烈反差到底應該怎么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2007年是房地產市場非正常的一年,全國房價普遍上漲,無論是一二三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有的項目一年之內價格上漲了50%、60%,漲70%的都有,這樣的上漲速度大大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購房能力。同時,去年“地王”頻現極大地刺激了居民對未來房價上漲的預期,因為地面價格已經超過了商品房的價格,誘導了大批投資客的介入。另外,去年全年竣工商品房面積是4.7億平方米,由于預售,我國去年賣了6.9億平方米的房子,竣工銷售之比達到1∶1.4,是歷史最高水平,去年全年完成商品房銷售額比2006年增長了47%,供求關系可以說在去年嚴重失調。
正是由于房市去年表現非正常,因而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存在巨大的自我調整壓力。秦虹認為,應讓非正常發展逐漸回歸到理性的發展軌道上。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怎么能期望房地產市場回到去年的狀態呢?所有的房地產企業都必須認清形勢,積極主動地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才是上策。馬上到年底了,很多企業面臨著結算壓力。所以,從現在開始,企業要做好長期和短期發展的準備。
雖然房市現在正處于一個振蕩和調整期,但這種調整對開發商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機遇。作為開發商的代表之一,北京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表示,現在雖然房價往下降,但是原材料也在降,鋼材七八月份的單價是6200元到6400元,現在是3700元到3800元,水泥也降了不少。不只是開發商的房子在降價,大家的產品都在降價。他認為,在振蕩和調整期,該賣的地就得賣,房子該降價的就得降。
不過,從長期來看,業內外人士對房地產市場還都充滿信心。秦虹分析說,盡管目前國際金融形勢很動蕩,但是城市化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這臺引擎并沒有熄滅。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巨大的內需市場,房地產發展還有長遠的前景。即使是今年這樣一個調整年份,1至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居然超過4億平方米,雖比2007年下降了15%,但仍比2006年同期交易的總量還要高一些,還有一些城市的銷售量仍然是同比上漲的。從這些數據當中,我們無疑可以發現房地產內需市場仍舊巨大。
看房地產不能脫離大局,不能不看大形勢。當前是什么形勢?秦虹認為,當前我國是要力保GDP的增長,所以最近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支持居民購房的政策,這個政策既體現了政策的靈活性,又體現了連續性。比如對首次購房的強調,背后含義還是高度警惕投機;強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既可滿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又可以彌補房地產投資下降產生的投資增速的缺口。可以說,這些政策確實比較關注民生和拉動內需,有利于經濟的穩定健康運行。市場不好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改革最有利的時機。我們更應該利用調整期的時機,抓住這樣一個機遇來解決影響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制度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內需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的持久發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