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肖明
10月27日,能源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一份報告指出,應盡快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改變政府管制導致煤、電價格扭曲的情況。
該報告作者之一,能源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楊富強指出,目前煤炭需求出現了下降,煤炭價格也有所降低,這正是加快改革的時機。
一個重要方面是需要盡快取消煤電價格電動機制。所謂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是指若聯動周期(原則上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不少于6個月)平均煤價比前一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相應調整電價,超過5%的那部分煤價成本,由發電企業承擔30%,其余70%則通過漲價來消化,若變化幅度不到5%,則下一周期累計計算,直到累計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再進行電價調整。
2006、2007年電煤市場價格上升幅度都超過5%,但是為了避免對經濟的沖擊和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國家沒有啟動煤電價格聯動政策。
目前,電價改革進入了一個怪圈:發電企業渴望通過煤電聯動和上網競價緩解其上下游的成本壓力,但發改委考慮到國民經濟提價謹慎,導致發電企業兩頭難。
能源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楊富強指出,如果實施煤電聯動,將導致煤炭企業將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轉到煤價上去,而電力企業也會不斷提出漲價要求。目前電力企業即提出應提高電價。
《煤炭的真實成本》報告指出,發電用煤比市場價一般低10%,由于電煤占到整個市場需求的48%左右,因此實際煤炭價格可能低估了4.8%。而政府管制價格的結果是,煤炭企業不愿出售低價電煤,電力企業在高煤價時亦面臨虧損。
上述報告建議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深化煤炭市場化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例如,可以在2009年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逐步實現發電企業競價上網,并建立公平的煤炭開采準入機制等。以上措施實施,即政府管制成本和價格扭曲內部化后,會使得煤價上升18.09%,最終由于仍是消費者分擔部分成本,因此比較容易被煤礦接受。
報告主要作者、天則經濟研究所專家茅于軾強調,“只有通過將煤炭外部成本內部化,煤炭的價格才能更準確地體現其真實的成本,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煤炭帶來的環境等問題,使全社會受益。”
《煤炭的真實成本》報告指出,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4.66萬億元,而去年我國因煤炭而造成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外部損失卻相當于其7.1%,超過了17,000億元。
上述外部成本損失內部化后,盡管會使得煤炭價格上升23%,但是也會增加社會財富9400億元(2007年價格標準)。但是對于GDP的負面影響不到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