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行上海/李煒
這周最引起筆者關注的財經大事件莫過于中信泰富因為外匯杠桿交易而出現了巨額虧損進而導致股價的暴挫了。從其發布的公告看,以規避匯率的名義執行的多單“累計期權”外匯合約目前已經出現了8億港元的賬面損失以及147億港元的浮動虧損,為此公司大股東中國中信集團已同意為該公司協調安排15億美元的備用信貸,以加強公司的流動性能力。與此同時,財務董事張立憲和集團財務總監周志賢也引咎辭去公司董事之職位,即便貴為集團主席榮智健之女的榮明方也已經被調離財務部,并接受降職減薪的紀律處分。
看到這次事件如一顆巨型炸彈在本已疲軟不堪的資本市場中引爆,筆者倒沒有太吃驚的感受。相反從不同角度考量的幾個關鍵詞不幸在現實中得到驗證,真的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第一個關鍵詞無疑就是“匯率風險”。我想潛意識里面很多市場高手對于匯率風險是有些嗤之以鼻的,相比股市動輒10%的波動幅度,外匯市場在往年全天有個1%的震蕩就算了不起了,而即便今年次貸高潮期由澳日交叉盤所創造的最高紀錄也仍未超越兩位數。而在一直被拿來作為反面教材的巴林銀行倒閉案以及今年年初法興銀行的驚天交易丑聞中,我們看到的投資標的都是股指期貨的身影,所以當這次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外匯合約讓中信泰富一夜間成為市場焦點時,市場的詫異程度還是超過以往,當然20多億美元的金融合約損失在國內即便包括金融企業在內也的確能夠算得上是一個新的紀錄了。雖然我們同樣可以把問題更多地歸結為“杠桿”或者“過度匹配”,但是本質上對于匯率風險的輕視甚至于漠視,才是導致如此重要損失的根本性原因。當然如果我們往好的方面看,這次事件倒也為我們國內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外幣理財交易中如何正確對待潛在的匯率風險,上了最為生動的一課。
第二個關鍵詞則是“衍生產品”。這個作為金融創新在20世紀后20年蓬勃興起的標志性產物,其在加快全球經濟騰飛進程的同時,也不斷把虛擬經濟這一本應建立在實體經濟等量規模基礎上的小泡泡吹成了一個大泡沫,而泡沫也終究迎來了其破滅的一天。雖然現在看來中信泰富外匯合約巨額虧損這一獨立事件和引燃本次次貸風波導火索的房價下跌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在筆者看來,兩者的聯系同樣還沒有小到可以歸結為“蝴蝶效應”的地步。而即便要找替罪羊的話,筆者也絕沒有拿中信泰富和多家外資行所簽立的Accumulator合約問罪的意思,雖然其已經被戲稱為“I kill you late”,相反包括Accumulator這類的創新實踐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值得被推崇及敬仰的,而問題應該是出在監管者對于創新結果缺乏足夠的監管力而部分參與者又完全不具備對于游戲風險的控制力。這個時候,筆者又要適當地鄙視下那些在中信泰富問題暴露后紛紛趁火打劫的外資行了,在大幅調降中信泰富目標股價的同時,他們的一些同行是否正為又獲得了一筆不菲的對賭收益而暗自得意呢?當然,還是如筆者一直所持的觀點那樣,在缺乏對于復雜結構性產品定價能力的時候,無論是我們的個人還是企業,在這場游戲的一開始就已經和那些大行交易對手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所以目前階段最好的避險方式還是盡量少參與這類智力活動為妙。
最后一個關鍵詞是“股東利益”,當然這里更值得關注的是小股東利益。關于這點目前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事件發現至披露時的較長時滯以及合約簽立、細節條款等方面的不透明性。前者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經歷了持續回購后,大股東在發現問題但未披露前已經停止了購股行動,而這段期間信息不對稱的小股東因此遭受的損失就有些令人同情了。而后者同樣將會影響市場對于標的公司的精確估值判斷,進而影響到其實際的市場成交價格。目前的行情看,這一影響對于中信泰富的小股東是巨大的。而接下去香港監管當局是否能夠給出市場一個普遍都能接受的說法,或許是未來一周最值得期待的看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