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上海10月24日專電 與過去6年大部分時間內被迫接受鐵礦石談判價格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近期中國主流鋼廠對全球鐵礦石巨頭前所未見地給予“強硬”回應:堅決拒絕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不守慣例”的年中加價要求。主要鋼廠至今保持“統一戰線”,堅決守住底線。
在這一前所未見的“強硬”背后,是中國鋼鐵業面臨近6年以來“最冷的寒冬”,鋼價急跌,限產減產面不斷擴大。由此導致上游鐵礦石市場出現根本逆轉:現貨礦價已低于長期協議礦;鐵礦石海運費大幅“跳水”。此前全球鐵礦石價格機制之變,碰上最新的市場變局,形成了更為復雜的局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鋼鐵業要對全球鐵礦石貿易之變早作謀劃。
直指礦石巨頭“三個錯誤”
持續近半年、被稱作“超級馬拉松”的2008年度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剛剛過去幾個月,其間巴西礦企談出兩個不同漲幅、澳礦企業推翻首發價格等一波三折的過程還令人記憶猶新。
但出人意料的是,全球鐵礦石“三大礦”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突然表示,要把亞歐市場不同的礦石“基價”拉平,針對亞洲鋼廠提出了“年中加價”的反常要求。這對于長期堅持年度定價慣例的全球鐵礦石貿易機制是一個很大沖擊。
巴西礦企的這一做法,給國內業界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得寸進尺,未有窮期”。從2002年全球鐵礦石大幅漲價開始,一年一度的長期協議鐵礦石合同價格談判就一年比一年艱難。除了2007年度中國寶鋼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閃電般”首發定價較為順利之外,其他年度的談判中,中國鋼企基本都是以“被迫接受”的方式達成協議。特別是2008年度談判中,不少傳統定價慣例被礦業巨頭沖破。
就在年度談判勉強收局之后不久,巴西礦企又來了一個突然的“側擊”。此次讓人耳目一新的是,中國主要鋼廠終于一致加以“強硬”回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反復聲明,目前的市場情況決定了中國鋼鐵企業不可能接受鐵礦石的任何漲價要求。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更是直指礦業巨頭的“三個錯誤”:在錯誤的時間,作出錯誤的判斷,提出錯誤的要求。國內主要鋼企此次前所未有地堅守“統一戰線”,守住鐵礦石貿易的底線。
市場已經“翻了個兒”
雖然在此前的年度礦石談判中,業內人士已經嗅到了供需博弈“異化”的氣味,這往往意味著市場潛伏著變動的劇烈因素,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變動會來得如此快速、如此猛烈。用市場人士的話說就是,短短幾個月,市場已經“整個翻了個兒”了。
這個“翻了個兒”的形容,首先表現在現貨礦與長協礦比價關系的倒轉。在過去6年的全球鐵礦石資源價格大漲周期內,現貨礦價格始終遠遠高出長期協議礦。這個差價因素成為長期協議礦價談判中的一個主要博弈焦點。三大礦業巨頭據此認為傳統的長協礦定價機制已失去市場基礎,所以反復在漲價幅度和運費補差等環節提出各種被鋼企認為是“過分”的要求,其實質是企圖向現貨礦價“看齊”。澳礦企業更是直接擴大了現貨銷售的比例。
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的測算,今年9月份在海運費下降的情況下進口鐵礦平均到岸價達到每噸147.8美元,而國內鐵精礦市場價含稅已低于每噸900元,出現了長協進口礦價格高于國內現貨礦的倒掛現象。另據國內鋼鐵資訊機構的測算,到10月中旬,長期作為衡量鐵礦石市場行情重要參照的印度現貨礦的港口到岸價也已明顯低于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的協議礦。
“翻了個兒”的另一個表現是鐵礦石海運費幾乎呈直線式的下泄。9月份以來,巴西、澳大利亞到中國的運費直線“跳水”,到10月中旬,巴西至中國北侖/寶山港的運費已降到每噸17.89美元,西澳至中國北侖/寶山港的運費降至每噸7.53美元,比6月上旬的高點每噸109美元和每噸51美元分別下降83.6%和85.2%,降幅十分驚人。而且,這一下跌勢頭還在繼續。21日,巴西到中國的運費已降至每噸12.77美元;西澳至中國的運費降至每噸5.53美元。此前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爭持不下的所謂“運費補差”問題,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
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國鋼鐵業正在進入深度調整期,鋼價暴跌,減產限產面擴大,出口下降,導致對鐵礦石等上游原料的需求大幅收縮。目前,中國港存鐵礦石庫存依然居高不下,總量估計在7200萬噸,相當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成交低迷。目前一些礦石貿易商對后市已明顯信心不足,有的甚至“相當悲觀”了,能拋則拋,現在的關鍵是“是否有買方愿意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