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其玨
上海證券報上周關于《5000萬噸“黑油”涌流》的調查報道在業內引發高度關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進一步披露,由于奧運前國內出現大量“透支”性汽柴油資源,總計約180萬噸,預計這部分資源還需要兩個月以上時間才能逐步消化掉。在這種情況下,成品油批發市場的弱勢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
在上周的調查中,本報曾判斷,國內市場的油品資源囤積既是加劇“油荒”的一大因素,同時也是囤積者自身在近期遭遇庫存風險的根源。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幕一定程度上也是預期不明確的結果。
事實上,當初在奧運前出現的囤油賭漲行為最近已帶來嚴重后果。東方油氣網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6至8月期間,國內汽柴油消費量出現一輪異常增長,分別比1月份增長了約9%和10%左右。與正常的年均增長率相比,6至8月間的這一突發性增長至少有4%是因為預期調價所形成的“透支”性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透支’性需求并沒有被真正燃燒掉,而是轉變成了各企業大大小小的庫存。
“上述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對奧運后的調價預期所引發。”東方油氣網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員鐘健告訴本報記者,前幾個月,由于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凡與成品油有關的企業,無論是賣油的還是用油的,對調價預期的遐想都異常強烈,而幾乎所有的成品油經營者與用戶,都將奧運會后可能上調油價定調為本企業成品油進銷存活動的基調。
然而,令不少從業者大跌眼鏡的是,國際油價從8月起開始加速下跌。上周末,紐約、倫敦兩地油價收于每桶70美元以下,其中紐約市場油價一度跌至68.57美元,創出自去年7月27日以來的新低。與今年7月11日創下的每桶147.27美元歷史最高紀錄相比,紐約市場油價的下跌幅度已超過了53%。
“當國際油價下跌、調價預期破滅后,前幾個月囤積的資源開始回吐。”據鐘健測算,這批囤積在各企業中或多或少的“透支”性汽柴油資源總計分別約有60萬噸和120萬噸左右。他預計,這部分資源將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逐步“回吐”掉,這樣一來,國內成品油市場的資源過剩局面可能至少要到11月份時才能恢復正常。
而在能源戰略專家武建東看來,中國成品油消費過程中的預期不明確是造成一部分油氣消費者特別是生產型企業需要囤積或者說儲存必要的成品油來維持生產的原因。這樣一來,國內成品油市場總有人會過度儲備能源。
“這種生產企業過度儲備能源的需求造成了他們可能直接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得大量成品油儲備的可能。同時,由于預期不明確,就隨時可能出現套利沖動。”武建東對此分析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