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納德·斯特拉斯海姆(Donald Straszheim)
可口可樂計劃斥資24億美元,購買在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源”)。有些人認為這是在后奧運時代,跨國公司急于進入有吸引力的中國市場的一系列收購的開始。而我相信,這項交易將被中國有關當局拒絕。
可口可樂,俗稱Coke,是剛結束的、非常成功的北京奧運會的12個全球合作伙伴之一。任何人,無論是參與、出席該盛事,或是觀看了電視的,都會更熱衷于尋找在中國市場的機會。在未來的數月里,更多的外國公司極有可能在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綜合因素下,可口可樂第一個獲得了此項潛在交易。
但我相信有兩個理由,其中中國當局可能會拒絕這項潛在的交易。
首先,中國于2007年通過了新的反壟斷法,并在2008年8月1日施行。該法規定,任何行業的任何公司都不能被允許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有控制權的商務部,有可能會拒絕此項收購,基于新的實體(完購后的企業)將可能在中國的飲料市場(果汁、碳酸飲料和水)超過50%的底線。
此外在2006年,中國有了一個新規則,再次由商務部監督,規定外國公司不得購買中國“知名品牌”。雖然沒有明確的經濟理由解釋,為什么一個知名品牌不得由外資公司擁有或控股,但中國顯然有權利設立這樣的限制。同樣,中國有權決定一個“知名品牌”的適當定義。只需一個簡單的調查,中國人將迅速反應,他們把匯源視為“知名品牌”。
這個知名品牌的規定,據我所知,至今仍未被用來阻止外國收購。但既然中國的領導層已通過這樣的一條規則,像匯源這樣一個大的消費品牌,在這一正當的理由的阻止下,將可能被選擇為一個很好的,保護知名品牌被外資并購的案例。
我個人的預測是,此次收購將在2009年初,被中國同時援引反壟斷法和保護知名品牌的規定下被拒絕。
其實此前也有先例,并購面臨著審查進程的延長,致使交易死于拖延,而不是完全的不贊同。最終的結果將是相同的——不成交。
美國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凱雷在2006年9月提出,收購徐工集團工程機械公司(徐工集團)85%的股權。徐工集團是一家國有控股的機械制造企業。中國政府不會批準這85%股權的購買。后來一拖再拖,中國使凱雷改寫了其擬議的購買比例,剛剛超過50%;在2008年7月,凱雷在令其沮喪的22個月的拖延后,最終放棄了該項收購議案,而之前,還將其收購的比例降低到了50%以下。
工程機械行業不是特別敏感,或在戰略上至關重要,正如果汁的業務也并非如此。但中國有權去掌控自己的經濟。是以封鎖了凱雷的收購。
我的預測是,可口可樂—匯源的交易,也會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阻止。簡單而言,這不過是中國一個越來越大的群體的意見,他們不希望外國品牌主宰中國的產業,無論是大行業或小行業,無論是戰略性行業或普通行業。
果汁業的地位并不及鋼鐵、石油、煤炭、裝備、電信等等的“戰略性的重要”行業(在當局的術語里)。但無論如何,還是有很多中國人不希望作為美國圖標的可口可樂稱霸國內飲料業。事實是,即使可口可樂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全球合作伙伴,也不能為其在中國的“主張”拿到什么便利。因為奧運會只是某個時間段里的事件,而一個收購,是“一生”的。
即使可口可樂終止了這項交易,中國市場也大得無法忽視。我期待著源源不斷的外來企業的并購事件,但有趣的是,成功的貌似少數,而非大多數。
[本文作者為美國經濟學家、Roth Capital(羅氏資本)合伙公司副總裁、曾在1985年至1997年期間擔任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MER)首席經濟學家。編譯:李銀]
小調查 |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