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何清
如果沒有巨額財政補貼,中國石化(600028.SH)將遭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8月25日中石化中報亮相: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347.8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0.3%,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82.55億元,每股利潤0.108元,同比下降77.3%。
即便如此,中報顯示,中石化當期利潤中包含了334億的財政補貼,如果沒有這項“非經常性”收入,中國石化當期每股虧損0.201元。
“主要是煉油板塊虧損過大,上半年虧損了460億元,其原因在于成品油價格的倒掛。”有中石化總部官員說,“今年上半年,國內煉廠原油進價大約在90美元/桶,但6月20日調價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僅處于60美元/桶。”
如何覆蓋煉油虧損?
中報顯示,中石化覆蓋的整個產業鏈中,各環節處境不一。
當期,中國石化“勘探開采板塊”實現利潤270.98億元,同比增長19.1%;“煉油板塊”虧損460.21億元;“銷售板塊”盈利220.33億元,同比增長33%;“化工板塊”盈利45.33億元,同比下降46.9%。
據上述中石化官員介紹,上半年,國內經濟仍呈高速增長態勢,受保供政策和奧運影響,中石化原油加工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7%,達到8425萬桶。
“中國石化所需原油當中,本公司供給的僅占30%左右,剩余70%均需外采。外采部分中,有70%需要進口,剩余的由中石油及中海油等兄弟單位提供。”這位官員說,“由于施行事業部制,集團內部關聯交易也采用市場價格結算,因此,中國石化加工的原油均以市場價格采購。”其間,普氏全球布倫特原油均價為109.14美元/桶,同比上漲了72.53%。
正因為中石化采購原油都是“以市場價格結算”,中報顯示,中國石化原油外采價格5326元/噸,同比增長了54.4%。
然而,成品油的零售價格卻因政府限價的原因,甚至遠遠低于原油進價,中國石化“煉油板塊”不得不忍受巨額虧損。
中報顯示,該公司煉油事業部虧損460.21億元,而去年同期還實現了盈利57.3億元;煉油毛利虧損752元/噸,毛利率為-18.8%。
“正是鑒于這種政策性虧損,國家給予中國石化部分財政補貼,但所給予的補貼并不能覆蓋煉油板塊的巨額虧損。”這位官員說。
上半年,中國石化獲得的補貼收入為334.02億元。該項收入,除了今年一季度獲得直接財政補貼74億元,二季度公司共獲得補貼229.3億元,進口成品油退稅30.7億元。
由于煉油業務板塊虧損嚴重,公司整體業績大幅下降,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將下降50%以上。
由于石油特別收益金(暴利稅)的存在,中國石化“勘探開采板塊”今年上半年還繳納133億元,這進一步削弱了中國石化利用上游盈利彌補煉油虧損的能力。
6月20日起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將有利于中石化"煉油板塊"減虧,但這對其上半年的業績并無影響。
成品油價格變局
事實上,對于國內成品油倒掛現象,主管部門心知肚明。然而,鑒于抑制通脹和保障國內經濟發展的要求,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煉油企業不得不承擔整個成本。也正因如此,近兩年主管部門多次給予中石化財政補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表示,我國的原油價格已與國際接軌,但成品油價格由于考慮到各種國內可承受的程度,采取逐漸與國際接軌的辦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和國際接軌,還低于國際價格。
但在他看來,我國能源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是要按照市場規律與國際接軌,目前,正從政府控制價格體系逐漸向市場價格體系過渡。而奧運會以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變化,要根據奧運會后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及國內外的能源狀況做出調整。
“我們也期盼政府能夠盡快理順油價倒掛問題,以保證公司的長遠發展。”上述中石化官員說。
目前,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國內成品油價格仍較國際價格低20%,主管部門將在何時提高成品油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8月25日,一位發改委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國際油價暴跌至120美元/桶下方,因此,主管部門在調整油價上陷于兩難抉擇。
“漲價,有利于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一致,避免供應不足、走私等諸多問題,但國際跌國內漲,社會能不能接受?不漲價,雖然回避了漲價可能出現的問題,但從長遠看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他說,“國內經濟正日趨融入國際市場中,如果僅僅依靠原料(如成品油)成本低廉、勞動力豐富等要素發展經濟,勢將永遠處于‘加工廠’的困局中。”
據中石化高層透露,正是鑒于對“國內經濟發展和成品油價格倒掛現象解除”的信心,中石化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其煉油加工能力。
“目前,中石化已就沿海幾座大型煉油廠的擴能改造制定了詳細的規劃,鎮海煉化、上海石化、福建煉化等煉化企業都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有的已經啟動了擴能改造計劃。”這位中石化高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