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捷飛躍“整合”開啟中小企業“并購潮”
本報記者 李娟
一場中小企業間的并購大劇正在上演。
在傳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不到2個月的時間, 浙江臺州的“飛躍集團”宣布將與同屬臺州的另一家企業中捷股份“合作”。7月25日,中捷和飛躍的老總坐到了同一張會議桌前,決定開展合作,進行產業整合。這次談判給雙方都帶來了歷史性轉機。
盡管這場“并購”幕后有著政府或隱或現的身影,但沒有疑問的是,終于有企業忍耐不住寂寞,在市場的“愁云慘霧”中伸出了擴張的雙手。這場在復雜背景環境下發生,并且糅合進了諸多特殊因素,進而對整個制造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的一次本土中小民營企業之間的并購,有著更多的特殊價值。而在長三角,更多中小企業間的并購也正在悄然推進,種種跡象表明,去年以來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局似乎正在打開一個缺口。
中捷入主飛躍
在今年5月飛躍資金鏈傳出斷裂的消息后,中捷是否入主飛躍就成了業內最大的懸疑。
7月24日,事件可能的結局終于初現端倪,當天,中捷股份漲停,25日上午收盤時,其股價繼續上漲7.99%,25日下午,中捷股份申請臨時停牌。
中捷股份公告顯示,7月26日與飛躍集團就產業整合事宜開展商討,兩天后,雙方即簽訂了合作意向書。當天參會的一個人員回憶說,“當天會議非常簡單,臺州市經委的領導牽頭,中捷和飛躍各派代表,椒江區也有領導參會。當時,中捷來了四個人,飛躍好像就邱繼寶一個人參加了。”這位與會人員表示,當天邱繼寶比較沉默,發言不多,神情顯得比較落寞。
這場會改變飛躍命運的會議幾乎不能算是個正式會議,臺州市經委在詢問了雙方意見后,很快就結束了。最重要的是,中捷和飛躍同意進行合作。
盡管談判表面上是一個“圓桌會議”:政府、企業雙方平等地坐到了一起探討合作的可能性。但是一方是有強大的資本市場作依托的上市企業,另一方是融資困難且資金鏈已經斷裂的昔日行業霸主,結果不難想像。
28日,中捷股份和飛躍迅速就重組事宜簽訂了《合作意向書》。中捷、飛躍都派出相關行業研究人員、財務人員及法務人員,在臺州市經委的協調下研究具體的產業整合方案,提交各自的權力機構研究與批準后實施。
“現在中介公司在對飛躍的資產進行評估,這是整合的第一步,等評估方案出來了,雙方再談合作的細節。”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協議,雙方將派出相關行業研究人員、財務人員及法務人員在臺州市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下進行具體研究產業整合方案。
據公開公告預計,具體整合方案將于8月28日前完成并披露,中捷股份股票也將于8月28日恢復交易。這意味著,這場縫紉機行業轟轟烈烈的并購將在8月底之前完成。
尚需通過證監會審核
今年5月15日,中捷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蔡開堅因巨額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事項被深交所公開譴責。
中捷股份董事長蔡開堅曾指使公司相關人員避開上市公司管理程序,未經正常審批手續,多次轉出中捷股份資金,供第一大股東中捷控股集團無償使用,涉案金額超過5億元。案發后,包括蔡開堅在內的六名中捷股份高管辭職。
中捷公告中表示,公司近期因大股東違規占資剛受過有關部門處罰,可能會對重組產生重大影響。
從飛躍集團的資產狀況分析,即使中捷股份僅僅是整合其生產經營性資產,也勢必會觸到中國證監會所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情形”之紅線,因此必須要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這一關。
對此,中捷股份董秘崔巖峰向記者透露,有可能需要去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也有可能不需要,這都是要看飛躍的資產情況。
這似乎透露出兩種信息,中捷與飛躍的合作只局限于縫紉機產業,這個產業的資產狀況,現在并不樂觀。
記者了解到,本年度并購重組委已經召開了12次會議,所審核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事項的過會率并不高,因此在中捷股份大股東“違規在先”這樣的狀況下,中國證監會這一關才是一道真正的坎——中捷股份能否如愿一躍而成為縫紉設備行業的龍頭老大,飛躍集團的大股東能否如愿得到可以渡過難關的現金,還是要等到并購審核委員會開過以后才能落定。
“并購潮”將在明年觸頂
中捷和飛躍,是許多正在準備加入并購隊伍中的中小企業的縮影。
“資本運作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即現有存量資本的盤活,企業應當對現有資產經常性地做整合、剝離的工作,把資本集聚到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上!闭憬a權交易所所長顏春友告訴記者,現在正是并購的最好時機,許多中小企業都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在這個過程中,資源也會向優勢企業集中。
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拿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共成交926宗,成交金額230.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1%。其中, 科技型中小企業成交176宗,成交金額26.66億元。此外,房地產行業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實現股權融資交易116宗,成交金額達到89.5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六成。
值得關注的是,與中小企業紛紛通過產權市場尋求有效融資替代相反,產權市場的投融資平臺功能,也為民間資本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領域。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外資、私營企業以及股份公司通過上海產權市場收購的產權項目同比增多,尤其是收購國有企業產權,收購交易金額同比分別增長了67%、107%和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