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金子惹得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3:19 中國經營報
(本文刊登于2008年7月7日《中國經營報》) 自從1492年哥倫布跨海去尋找金子,以解決地中海沿岸國家硬通貨短缺,這個世界就不太平了。為了尋找更多的真金白銀,歐洲人殖民活動及隨之帶去的天花病毒,幾乎將美洲土著人滅絕。但這只是事情的開始,哥倫布自認為是找到了印度和中國,可真正的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傳說中遍地都是黃金的國家還隱匿在遙遠的東方。于是尋金活動還在繼續,因此后來又有了1764年臥莫爾王朝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事件和1840年大清國的城下之盟。隨后的殖民地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無不起源于對這些珍稀資源的爭奪,直到現在與石油價格飆升相對應的,還是黃金價格的飆升。盡管自1966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人們都認為黃金不再是貨幣發行的基礎,但實際上黃金一刻也沒有離開人們的經濟生活,時時刻刻都在用自己獨特的分量衡量這個世界上一切可以衡量的東西,哪怕是人心。據說蔣介石在內戰時最慣用的一招就是以黃金收買各敵對軍閥的部下,屢試不爽,極為靈驗。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世界金價開始攀升,新世紀金價更是一路走高,到今年一度突破一千美元一盎司,至今仍然在高位徘徊。所以說當時貴州地方政府與澳華公司簽的協議,以黃金交易的觀點看,就是貴州方面錯將黃金趨勢看成空方,以致后悔不迭。一是對對方的開采技術沒看準。二是對黃金價格走勢與開采成本的比價沒看準。只好悔約翻牌重來。而澳方公司也有沒看準的地方,就是黃金在人心中的重量,當這個重量極不平衡時,契約也會失效。 近幾十年興起的金融心理學主要是研究證券市場上投資者的心理反應,但實際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人們心理預期的反映和活動。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的喬治·卡托納就開始關注人的心理活動與經濟的關系,在經濟學中引入了“態度、情感、期望”等詞匯,首開經濟心理學之先河。而后行為主義、格式塔理論、認知心理學和心理分析學等心理學派介入經濟學研究,在市場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羅伯特·希勒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但這些研究主要是以人們的市場行為為主,除了這些還有一個領域尚屬空白,就是經濟價值對人們信用經濟行為的影響,經濟心理學中的預期理論強調,人們有非理性的預期,為了避免損失,寧愿賭輸而不愿意賭贏。但如果將這種心理引入到信用經濟領域,在簽訂契約時也有這種情況,就是在自己不利時簽訂的契約可能放棄了更多的東西,但一旦形勢大變情況又會是怎樣呢?很可能就是梅·斯塔特曼所主張的“后悔恐懼癥”的翻版,悔約事件的發生。盡管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什么數據支撐,但道理是相通的。西方經濟學主張“贏家通吃”,可贏得太多也會適得其反,何況金子在人心中的分量。還是中國古人看得遠,就是在自己很有利的情況下,也不要贏得太多,要有余地,所謂“窮寇勿追,圍城必缺,網開一面。”這才是萬全之策。 (作者為《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張曙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