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妝品品牌潰退內幕(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24 華夏時報
與品牌同時落入歐萊雅囊中的還有龐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當時小護士的177個經銷商遍布全國28萬個銷售點,直達鄉鎮一級。羽西在上海浦東投資2000萬美金所建的工廠,年產量最高可達到6000萬件。而當時歐萊雅的蘇州基地生產量已經飽和。 其實,李志達出手小護士的更深層次原因是其多品牌擴張的失利。小護士相繼推出了蘭歌、立得、古方和邦氏等品牌,但都遭遇尷尬,尤其是蘭歌給公司帶來了近1個億的虧損。 羽西的情況略有不同,它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在尋求國際品牌的資助。羽西先是選擇了科蒂公司合作,在科蒂發展方向有所調整后,才轉向歐萊雅。 品牌整合的煩惱 “并購行為是非常嚴肅的,我們要讓小護士在原有基礎上錦上添花,而不是要讓它消失或者讓它不復存在。”蓋保羅這樣說。 現在來看,歐萊雅對兩大中國品牌收購的意義還遠不止“金字塔戰略”那么簡單。蓋保羅說,歐萊雅在小護士身上學到了很多關于“渠道”和“中國大眾化妝品市場”的知識,“我們利用這些新學到的東西推出了卡尼爾品牌”。而羽西帶有很濃的中國特色,歐萊雅CEO安鞏表示:“我們收購羽西的初衷是能夠為中國人提供自己喜歡的并帶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并且把它推向全世界。”羽西對于歐萊雅未來全球戰略的意義可見一斑。 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也絕非收購一兩個中國品牌就可以應對的。2008年年初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了部分化妝品價格的上漲,這對于承受力還不強的國內消費者來說震動不小。歐萊雅中國財務副總裁杜涵泰說:“歐萊雅的產品價格不是根據公司運營的成本而定的,而是根據原材料價格、產品創新、配方等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市場情況等因素而定。”他還透露,歐萊雅早已在設備、高科技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以應對成本壓力。 除了價格考驗,品牌整合還是擺在歐萊雅面前最大的問題。目前在中國消費者心中認知度和認可度最高的還是歐萊雅、薇姿、蘭蔻等中高端品牌,小護士和羽西的市場效應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但蓋保羅一直抱有信心。“我們一如既往地對這兩個品牌進行很大的投入,希望能把這兩個品牌整合成大家希望看到的、具有耀眼光芒的品牌。”2008年歐萊雅還將為小護士品牌設定新的發展方向,并對羽西品牌進行新的形象包裝及產品宣傳。 本土 郁美凈:悲壯的廉價 本報記者 朱光強 北京報道 “小時候就擦郁美凈,效果非常不錯。現在,我每次出差到天津,都要去郁美凈總部門口的營業店買一些,那里的產品系列比外地的多。”作為本土品牌郁美凈的忠實用戶,張女士向記者這樣描述。 正如張女士所言,郁美凈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人。近30年的時間里,郁美凈兒童霜的單一產品銷量一直居全國同類產品首位,然而,在這份榮耀的背后,隱藏的卻是郁美凈對“微利”的深深無奈。 微利之壓 近年來,外資企業大肆收購本土化妝品企業,一些響亮的民族品牌逐漸銷聲匿跡。在本土品牌“集體陷落”的尷尬處境下,作為大型國有企業——天津郁美凈集團依然在堅守著陣地,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多年打拼下來的江山。 改革開放開始后的第二年,郁美凈兒童霜的問世很快就填補了我國兒童護膚品的空白,基本成為了消費者的唯一選擇。說起來,郁美凈兒童霜的推出實乃郁美凈進行市場差異化的一個重要策略,在獨生子女逐漸增多、孩子逐漸嬌慣的背景下,在成人護膚品比較成熟的環境下,兒童霜無疑會更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經過科研人員的大膽實驗,采用全國首創的鮮奶護膚技術,產品主要解決幼兒普遍濕疹現象,當年隨即投產58噸。由此,價格低廉的郁美凈兒童霜迅速風靡全國,兒童霜因此成為郁美凈集團的代名詞,其銷售額一直高居公司總銷售額的6成以上。 在天津郁美凈集團的高層看來,堅持“同質價廉、同價優質”的原則,讓消費者花最少的錢買到功效最好的產品是產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如今,僅兒童霜一項,公司產量就已由當年的95噸上升到今天的4600噸,市場銷量更是達到了一億五千萬多袋(盒),繼續保持同行業霸主的地位。但郁美凈人也不得不承認,每袋1元的兒童霜,利潤只有幾分錢。 但是,據郁美凈內部人士介紹,一樣的配料、一樣的生產工藝,甚至是一個生產工廠,同樣的產品,郁美凈只能賣5元,而強生卻可賣到12元。 “產品物美價廉沒有錯,但薄利多銷的商界原始思維只能使產品長期處于市場低端,當其他品牌進入市場時,中高端市場自然就會被搶占。此時再反攻,就要付出成倍的代價。郁美凈后期推出的新產品‘艾貝麗特’已經無法抓住消費者的心。”從小就擦郁美凈的化妝品行業人士張曉軍對郁美凈頗有幾分感慨。 抉擇之難 目前郁美凈品牌化妝品盡管已經形成了兒童系列、成人系列、彩妝系列和出口產品系列四大系列,擁有近百個品種,同時銷售業績也比較不錯,但在廣告宣傳上卻非常鮮見。 行業人士認為,由于利潤微薄,郁美凈的廣告支出還是略顯捉襟見肘,與郁美凈相反的是,包括強生一批國外品牌的大手筆投入。 近兩年,原材料的不斷上漲、人民幣的連續升值無疑讓郁美凈再添幾分憂愁,讓原本微薄的利潤平添了幾分雪上加霜的悲壯色彩。在寶潔等大的化妝品公司開始提價20%的情況下,郁美凈決定再咬牙堅持一段時間。 然而,重重壓力下的郁美凈又有了新的煩惱,假貨泛濫,尤其是假冒偽劣的郁美凈兒童霜更是橫行于市,怎奈,郁美凈集團精力有限,對此也無更多良策。 2006年,郁美凈集團開始創新經營思路,在美容旗艦店基礎上,建設美容顧問培訓基地,走體驗營銷的路子,同時在積極研發新品牌,并決定加大廣告投入。但張曉軍也指出,市場不相信眼淚,可以說,留給郁美凈的時間不多了。 點評 本土化妝品品牌如何突圍 中國美容化妝品行業觀察員 陳 曦 化妝品高端市場里,國際一、二線品牌和個別三線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是不爭的事實。甚至與國內品牌的差距目前還在拉大,雖然這些國際品牌的銷售量并不高,銷售額卻占有很大的份額。 然而,造成現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有深刻的歷史、經濟、技術原因,還因為化妝品不同于其他產品,不僅是一種時尚,給人的是一種美輪美奐的夢境,還需要技術和資本等要素,本土品牌短時間趕上不僅不可能,也不符合經濟規律。 國外品牌的高銷售額來源于高附加值,國際化妝品和國內化妝品的成本可能一樣,但是國際品牌的產品銷售價格在幾百元,國內品牌的產品就只有幾塊到幾十塊。 高附加價值直接取決于營銷的方法、措施和技術的高低。但這些都需要成長的空間和歷史。一般說來,一個附加值高的品牌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投入。在國際一線品牌中,資生堂就有100多年的歷史,部分從二級品牌躍上一級品牌的韓國品牌也擁有20年左右的歷史。 第二,品牌的成長還取決于投資能力和回收周期的長短。國內品牌的生產廠家投資時要求較短時間內就產生效益,不能接受長期投資,而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并不這樣要求,這些企業可能兩到三年不賺錢,但是還會繼續投資。 目前,雖然國內品牌占據著低端的面部美容、護膚化妝品市場,可是國際品牌也開始進入,因為科學技術比較好,投資能力強,所以并不急功近利。最近有消息稱,聯合利華準備投資17個億,開拓中國市場,目標就是銷售收入達到17個億,根本不求收益,而國內1700萬就算是中大型投資,并且要求當年就能收回投資。 第三,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消費能力增強,對化妝品的需求增加,而當時國內品牌不能滿足消費者心中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傾向,因而,國內品牌要在這個消費空間崛起,短時間內也難以達到。同時,中國從唐朝以后就沒有引領過時尚潮流,中國品牌在兩者都不占先的情況下,被擠出高端市場不足為奇。 另外,目前培養的化妝品品牌的機會成本增高,本土品牌最占優勢的是勞動力成本低,而不在于化妝品的技術和科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內化妝品品牌就沒有了市場,至少在二、三級市場,在一級城市的二、三流商場,其銷售數量上要遠遠大于國際品牌。這也是國內品牌的生存空間,國內品牌正在這個生存空間中尋找機會。 國際品牌在占有市場的同時,也在培養未來的競爭對手。我們從韓國化妝品發展歷程來看,韓國加入關貿總協定之初,國內品牌幾乎全軍覆沒。然而,國際品牌進入韓國之后,還是由韓國人來做,韓國人在經營了十幾年之后,獨創韓國本土化妝品品牌,目前韓國化妝品已經在亞洲居于前三位。 國外的品牌到中國,也需要中國人來做,盡管中國的化妝品行業起步比韓國晚十幾年,但是發展情況要好。中國在與國際品牌較量時存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以洗發水的發展為例,寶潔進入中國的時候,國內品牌主體在5元左右,可是寶潔的進入,將整個洗發水的價格提升到20元左右。 雖然日化產品的市場與面部化妝品有所不同,但是隨著投資能力的持續改善及營銷技術的不斷提高,相信在高端市場距離拉大的拐點并不遠,未來10年甚至有國內品牌在高端化妝品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本文為作者口述 記者王榮錄音整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