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億美元蓄勢醫療市場(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14:17 《中國商界》雜志
資本搶跑新醫改投資商機 “近些月來,我經常在飛機上巧遇同行,后來發現大家竟然都是為了同一家醫院而來。”蔣濤驚奇地發現,其他社會資本和他們一樣,已經密切關注著中國醫療市場。 去年年底,之前主業廢水處理和節能產品制造的華夏醫院集團,決定搶水中國醫療市場。在2007年5月的全球路演中,該公司訪問了100多家國際專門投資醫療和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構。 “國外資本不僅僅‘關注’中國醫療市場,而是準備‘進軍’,準備的細致程度出乎想象。”蔣濤稱。 據蔣濤調查發現,目前有600億美元資金在關注中國的醫療市場。其中,世界銀行集團的國家金融公司(IFC)預算2007年對中國醫院投資7億美金。包括 復星醫藥集團在內的四家國內企業獲得了總額8.7億元的貸款支持。 再如, Eplanet計劃完成第二只基金5億美元的募資工作,重點投資中國和印度兩地的醫療市場,新基金投資規模跨度很大,從2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都可以投資。 除了國際資本青睞中國醫療市場,國內資本也看到這一機遇。2007年7月25日,由順德民營企業家共同投資8億組建的廣東同江醫院工程正式啟動。 社會資本尤其外資搶跑中國醫療市場,背后是看到了中國持續增長的醫療消費。 有人估算,中國醫院基礎建設以每年20%速度遞增。2003年,國家投入200億興建醫院,如果包括私立醫院,可能高達700億投入。每年修建519家,現有80%醫院需要重修和翻建。所有的疾控中心需要重修,需要投資200億以上。 “這種規模投入,完全靠政府是顯然不行的。社會資本需要參與。”一位看好醫療市場前景的投資者表示。 而正是基于這種判斷,在華夏醫院集團項目洽談會當天舉行的“首屆醫療產業投資高峰論壇上”,出現了私募基金、創投,甚至渤海基金經理人的身影。而“社會資本如何切入醫療市場”和前述重重困境成為討論的主題。 公立醫院對接社會資本難題 華夏醫院集團的洽談會能吸引眾多醫院關注,源于今年華夏在內地醫療市場的大手筆。 今年3月,華夏醫療出手1.57億元收購重慶市唯一一家市級民營二級綜合醫院——愛德華醫院的55%權益,8月又用同樣的股份額收購了另一民營醫院浙江嘉興曙光醫院。 同時,華夏醫院集團高調宣布,準備好了大量資金,于2008年完成10項類似醫院收購。并且,相比于其他鐘情于醫院的資本側重于口腔、眼科等專科領域,華夏醫院集團更傾向“綜合性醫院”,這對于渴望資本的各類綜合醫院而言顯得頗為誘人,公立醫院對此誘惑也不例外。 由于公立醫院的房屋、設備、土地都不能抵押,所以到銀行貸款是不可行的。醫院僅靠國家現有的資金投入根本不夠。醫院發展面臨的投融資難題一直為各醫院負責人的頭等大事。 但在渴望資本的同時, 公立醫院院長們也擔心,在國家對公立醫院政策不明的情況下,他們不敢以控股的方式和資本合作。這種謹慎來自于2005年開始的醫改討論:當醫院以產權改革等方式突圍融資困境后遭到質疑。 2005年,由國務院研究中心專家提出“醫改不成功”而引發至今的大討論,爆發點就在于對當時各地公立醫院改革不同實踐的爭論和質疑。 隨著衛生部各級官員表示,“產權制度改革不是醫改重點”后,各地公立醫院改革進入觀望。其中,以產權改革為內容的融資行為也進入了停滯狀態。 這一討論,使得各地停止了公立醫院改制的步伐,也使得公立醫院謀求發展的資金再次所求無門。為此,當資本的橄欖枝拋向醫院時,醫院負責人提出:“能不能只投資蓋醫院樓,不控股”的要求。 而擺在醫院院長們的困境,不僅僅在于政策上不容許,同時也在于“非營利性醫院如何對接資本逐利的邏輯困境”,即公立醫院原則上是不營利的,如果與營利的民間資本合辦,在理論上是有矛盾的。 “如果我們投資達到55%控股份額,一定需要轉為營利性質。”華夏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靜的話,使院長們出現了失望的眼神。 業內人士分析,破解公立醫院融資難的核心在于,盡快明確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明確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確定到底是政府完全投入,還是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資本形式。同時,如果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采取多元化資本方式,要明晰社會資本回報機制和形式。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