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關鍵——投入與創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8:11 新浪財經
編者按:27日,《中國企業對中國制造的意義》研究報告會議結束之后,對于中國制造話題的討論還未結束,到場的媒體有機會與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朱新禮和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趙亞利女士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 記者:請問朱總和趙秘書長,關于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瓶頸即技術創新能力,具體對飲料行業而言,您能不能談一談飲料行業創新的下一步應該是什么方向呢? 朱新禮:事實上,中國的飲料工業也好,其他行業也好,首先是學習的過程,然后是實踐的過程,最后才是提高的過程。我認為現階段就是提高的過程,我們中國的企業也到了一個需要提高的階段。如果再不提升,我估計十年、二十年,中國的企業都談不上什么競爭力。 對于企業發展良好的關鍵因素,我認為視野、遠見、管理、資金這幾點比較重要。改革開放至今已經30年,我認為前15年是思想的轉變、觀念的轉變,而后15年才是真正的實踐。小平同志南巡之后,1992年是行動的轉變,大家不再爭論什么姓資、姓社,而是先去做,這是小平同志倡導的。而后的15年真正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對未來中國10年、20年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是比較有信心,比較樂觀的。 中國從制造到創造確實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投入。很多企業不愿意投入,很多企業寧愿節儉,可以在研發上、設備投入,在人才上就不愿意投入。我認為只有具有戰略眼光,舍得投入,在未來在行業競爭中才會有話語權。 趙亞利:在我們去年12月的年會上,朱總主持,最后總結了一句話,相當經典,這句話就是學習“兩樂”、超越“兩樂”。 朱新禮:改革開放給了這樣的機會,我的目標就是超越“兩樂”。 趙亞利:為什么大家對超越“兩樂”這么有信心呢,實際上作為中國飲料業,現在我們還屬于一個發展階段,不是成熟階段。目前,我們國家飲料的增長幅度每年是20%,因此,從整個行業來講,是一個發展階段,整個空間非常大。 目前我們飲料是11大類,實際上還可以細分。作為外國品牌來講,碳酸飲料現在“兩樂”做得很好,一般大家輕易不會碰這個領域。但在其他產品領域方面,我們中國市場給民族飲料企業還留了很大空間,很多機會。 其實,我們在這么多年的過程中,作為我們民族飲料企業,學習了很多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的理念,應該說對企業的進步和發展非常地有效。 如果要說到我們現在的難處,與“兩樂”比較來看,“兩樂”在中國的發展借助了全球的資源,而我們的企業現在是在積累經驗,在創造這種資源,所以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來打造中國制造。況且目前中國很多企業是在做低水平的、重復性的、同質化的生產,不愿意去創新產品門類,所以走到行業前列還有難度。 記者:請問朱總,對于匯源的品牌內涵來說,有沒有考慮在日后發展產品時打造一個高端的子品牌呢? 朱新禮:會的,現在我們打造了一個新的高端品牌,用來滿足一部分追求高端享受的消費者的需求。 記者:那么,您賦予這個產品的內涵里面也有品質的升級嗎? 朱新禮:是的。對整個消費群的進行細分,有的追求營養、有的追求精神享受、有的是家庭餐飲的需求,因此,從去年開始,我們有了新的戰略計劃,即對消費者不同的細分群體,會出現一些副品牌,但是也會穩扎穩打,不會擾亂整個匯源的品牌。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