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汽車配套:未必多分一杯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4日 09:52 中國經營報
作者:薛凌 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汽大眾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旁邊,正在興建一個新的工廠,設備也在引進當中。 這是大眾汽車在中國建立的一個新的變速箱生產工廠,工廠將生產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DSG),是目前大眾最先進的變速箱。與此同時,大眾汽車也計劃從日本愛信購買“Tiptronic”六速自動變速箱,以供應其在中國生產的部分車型。“這是最高端科技產品,可能配備在邁騰上,但具體計劃要等工廠投產以后才能確定,大概要明后年吧。”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經理葉文說。 這無疑給處于國際爭端旋渦中的《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整車辦法”)提供了一個樂觀的例證。實際上,無論爭端結果如何,高端配套的轉移,和整體國產配套的加速已是事實,但配套的機會真的屬于本土零部件企業嗎? 火速來華 積極要求進步的還不只大眾汽車一家,早在去年年底,日產汽車公司副總裁橋本泰昭就曾經宣布,將不再從日本進口而是直接在中國生產高端發動機VQ,以供給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生產的天籟轎車。東風日產計劃于2010年或2011年把發動機產能從目前的25萬輛翻番至48萬輛。目前該專案正在等待政府的審批。日產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公關部經理沈麗謹慎表示,該計劃還在討論之中,發動機國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今年年初,《美國汽車新聞》報道稱,通用汽車公司開始在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批量生產前驅的六速自動變速箱。 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也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一般情況下,高端產品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大多選擇進口。汽車企業做出如此一致的決定,“是由企業的汽車銷量決定的,當銷量達到一定水平,他們必然會加大國產化。”葉文說。 一位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高層也認為,此前國外汽車企業之所以不愿意將全部零部件進行本地生產,關鍵原因是通過進口零部件+銷售汽車,可以讓企業賺兩次錢,利潤更大。但隨著汽車生產者的增多,價格競爭激烈,加大國產配套有利于其降低成本。“因此國產化也成為了大多數企業自愿的事情。” 機會分解 但車企加快高端配套轉移,是否說明中國零部件本土配套已具備了國際汽車品牌高端配套的能力呢?事實恐怕并非如此。 一位跨國汽車公司的內部人員坦陳,即便是本土配套,他們的主要零部件也都會采購自外資在中國設立的零部件供應企業,因為中國本土配套企業缺少高端產品。目前只有一些座椅、玻璃、塑料件等低端配件采購出自一些本土零部件供應商。 “同樣的技術在不同的地方,由于整合能力不同,質量也會有差別的。”另一跨國汽車公司內部人士私下對記者說。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07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對比》可以看出,汽車零部件是進出口的主力,總量大,品種復雜,進出口差異巨大。進口主要集中于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與部分車身附件。出口主要集中于資源性的輪胎、車輪等產品。 無論“整車辦法”國際爭端最終結果如何,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認為:“國際汽車零部件企業在中國投資以獲得市場機會;甚至利用中國成本優勢,在中國生產后再出口的趨勢不會改變,他們會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所以中國零部件配套企業發展機會在增加沒有任何懸念。” 但對于中國本土企業來說,他們卻不是笑到最后的人。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世界100強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中的70%已在中國設廠,對中國投資的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已超過1200家。2006年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銷售收入4035億元,其中,外資(控股或獨資)零部件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零部件僅占20%~25%。目前,外資占據轎車零部件市場份額的80%以上,在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的企業更是高達90%。 相比經營規模龐大、技術實力強大和經營經驗豐富的跨國企業,中國目前仍然無法擺脫以廉價勞動力取勝的“打工者”形象,“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采購中心的說法,在實際中已經被大打折扣,這才是行業應該警惕的問題。”陳文凱如是說。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