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賣紡織品出口許可證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6:31 中國經營報
一些企業拿著許可證沒有用處,另一些企業又急等許可證,于是2008年的紡織品出口許可證制度就讓一些“聰明”人看到了商機。 索寒雪 田慶國家在重慶,但今年他打算在深圳過年。 “有一項新業務,正是賺錢的時候。” 這個年輕的貿易商面帶得意。 進入2008年,中國紡織品輸出歐盟全面取消配額,為了防止紡織品出口激增,商務部采取過渡性措施,實行出口許可證制度,有6000家不同規模的企業獲得了出口許可證,產品得以進入歐盟。 在這6000家企業之外,田慶國看到了自己的新“錢路”。 無本生意的賺錢經 田慶國辦公室電話響個不停,他在一些紡織品的行業網站上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而同樣在這些網站上,那些沒有獲得出口許可證的企業正在焦急地尋找許可證的賣家。 據了解,紡織品出口許可證的獲得是商務部在考察上一年出口業績后為出口量較大的6000家企業設置的。這6000家企業的每批貨物都要有單獨的中英文許可證,才能從中國港口進入歐盟市場。 田慶國所在的貿易公司“煞費苦心”地進入到這6000家企業的名錄之中。 去年,“我們集中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代理出口。” 田慶國在2007年幫助紡織品企業大量出口,結果他所在的貿易公司的名字便被商務部記錄在案,成為出口量較大的6000家企業之一。 隨后,在2008年元旦,紡織品出口許可證正式生效,田慶國在深圳的貿易圈中率先推出了“許可證買賣”的服務。 田慶國還動員他所認識的加工生產企業,“不要再去做什么紡織品加工了,每件衣服,只賺2美元,不如把許可證拿出來賣,這可是無本生意!” 果然一些工廠聽從了田慶國的話,把許可證委托給田慶國代賣,他從中的獲利在60%以上。 “這就是我最新的盈利點。” 田慶國透露,今年以來他已經賣出60多張許可證。 不走薄利路線 田慶國的生意日漸興隆,但是他下游的紡織品出口商并不好過。 一位田慶國的客戶認為自己運氣很差,2007年,由于產品還受數量限制,他在工廠中積壓了很多種類的產品,一直打算在2008年把工廠的庫存全部出口到歐盟,以彌補去年的損失。 此刻,田慶國給了他一份許可證的報價單。 他們工廠的產品剛好可以裝滿一個集裝箱貨柜,但是產品種類涉及了8個門類,他需要買8張許可證,這些許可證的價格在1000~3000美元不等,整體算下來,至少花費1萬美元購買許可證。而整個貨柜產品的利潤也只有十幾萬元人民幣。 “你還是別出口了。” 田慶國規勸他。 田慶國最不愿接這樣的訂單,“我可不想像他們產品工廠一樣,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據了解,紡織行業的整體利潤率一直處于低位水平,我國紡織品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3%到5%。因此提高行業利潤率成為紡織工業協會一直倡導的目標。 做了多年貿易生意的田慶國也曾幫國外客戶來中國下訂單,“為了一個訂單,五六個企業之間相互壓價,最后誰都賺不到錢。” 而田慶國的許可證買賣業務,“做的人不多,所以生意還不錯。” 賺錢總是中間人 田慶國的生意經一直圍繞著紡織品外貿開展。紡織品輸出歐美需要配額時,他倒賣配額;配額標價太高時,他把中國紡織品貼上國外制造的標簽,做轉口貿易;等到現在,取消出口配額限制了,他又開始倒賣出口許可證。 田慶國曾經做過的這些“生意”,都是被商務部明令禁止的,同時又是很難監管的。“主要是紡織行業競爭太激烈了,所以大家都在看著國外市場。”田慶國解釋,“原因在于,紡織品加工行業沒有什么技術壁壘,生產的成本也比較低。一個老板,找十幾個工人,到郊外租一套別墅,就可以起家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做的人很多,競爭很激烈。” 據了解紡織品出口的平均利潤只有3%到5%,而人民幣升值幾乎抹平了這部分利潤。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一直想改變紡織品出口低附加值的現狀,“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我們一直提倡的,但是需要一個過程。”副會長高勇說。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