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一條褲子的供應鏈調查(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15:35 《市民》雜志

  在榮譽和光環的背后,魏橋紡織同樣是一家富有爭議的企業,論壇上很早就有一個題為《中國血汗工廠排名》的帖子,流傳甚廣,該帖子第一次提到了魏橋紡織,指責魏橋紡織“一線工人三班三倒,沒有休班,一周工作56小時,一月工作240小時,經常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其實一周相當于工作70小時,月工作300小時,月工資800-1200元(不能請假,請一天假會扣100-200元),大部分沒有三險,一年招工40000左右,流失20000左右。”該帖子內容真假難以核實,但魏橋紡織因為管理不善造成事故倒是事實。

  據多家媒體報道,2007年8月19日約20:10左右,魏橋紡織母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所屬呂母線鑄造分廠發生劇烈爆炸,造成14人死亡(一說16人),59人受傷。專家認為設計上的缺陷和現場的處置不當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次事故后,網絡論壇上出現了一些專門針對魏橋紡織及其母公司魏橋創業集團的內幕帖子,而在百度“山東吧”17里有一個題為《魏橋創業十宗罪》的帖子,就反映了魏橋創業集團存在盲目投資、急功近利、以片面地擴大規模實現所謂“產值”的增長、工人勞動強度大、工資獎金制度不合理不合法、魏橋掙錢魏橋花、侵犯工人的法定權利、人身權利、利用工人的身份進行貸款、家族式企業管理、缺乏對工人生活方面的關心等十大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因沒有接觸到魏橋紡織方面的相關負責人,故而無法核實。

  為了進一步了解魏橋紡織的情況,2007年5月16日,記者還拜訪了魏橋紡織的發祥地——魏橋鎮,魏橋紡織在這里一共有三個生產區,一個熱電廠。魏橋鎮的大街上,魏橋紡織廠三個生產區就像一個龐大的怪物一樣,其白色的貼著磁磚的廠房占據了這個鎮四分之三的面積,磚墻和柏油馬路一樣黑乎乎的,許多臨街的房子顯得又舊又臟。

  鎮上電動三輪車很多,2元一人次。記者乘坐了兩次電動三輪車尋找進入魏橋的門,順便和駕車人聊起來,他們家里的婦女都在魏橋紡織上班,一天三班倒,沒有加班,但沒有節假日,一個月正常上班能拿到1200元左右。記者問他們為什么不到魏橋上班,他們表示在外邊跑車一個月也能夠掙上1400元左右,關鍵是比較自由,不用太累,還可以照顧家里,如果去魏橋上班,自由都沒有了。

  記者進入魏橋紡織老總部辦公樓,門口的老人比較和藹,但是記者以聯系業務的名義上樓,樓上多個辦公室沒人,好不容易碰到一個人,他一聽到是聯系業務的,就叫記者到位于鄒平縣城的魏橋創業集團總部找業務科,談好了到廠部來提貨就行。

  在魏橋鎮,以聯系業務的名義,記者進入魏橋棉花有限公司,門衛對記者說,收購棉花一般是9月份之后3月份之前,都只在廠里收購,不派人進入田間地頭收購棉花。棉花價格就按當時的市場價。曾經在魏橋紡織工作的一個工作人員稱,魏橋紡織收購棉花的價格很低,一般的企業很難與魏橋做棉花生意,而接受記者采訪的山東魯棉集團副總經理張共偉稱,魏橋紡織用來織布的棉花并不是最好的棉花,其價格也肯定不是好棉花的價格,即便供應了好棉花,也是二等棉花的價格。

  記者還聽到一個故事,說是幾年前,魏橋紡織曾經試圖伙同國際上的幾家紡織廠一起制造棉花價格聯盟,后來這個聯盟瓦解,魏橋紡織還因此虧了不少。不過,這個故事因為沒有魏橋紡織官方的回應,是真是假難以分辨。

  記者在魏橋鎮的魏橋紡織廠門口的一個小店里購買了一件售價25元的藍色襯衫,店員沒有開具發票,后來鄭州從事服裝批發銷售的服裝店老板看了說記者上當受騙了,記者的服裝不值25元錢。

  5月16日記者離開魏橋鎮后,直接上了位于鄒平的魏橋創業集團總部,以談業務的名義上了該公司的業務部,找到了業務員,問起布的情況。無奈魏橋紡織的布太多,雙方交流比較困難,業務員只有讓記者再上相關的網站,再次尋找記者要找的布。記者在互連網上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魏橋紡織的牛仔布報價,元瑞布行老板給記者提供的報價為13元一碼的牛仔布,魏橋紡織的報價是每米10.6元到11.7元之間。

  魏橋的同行企業、山東省利津縣三陽紡織公司辦公室秘書科科長蔡吉朝接受了記者的訪問,他說,棉紡織行業的成本一般是七分紗、八分布——出紗線產品的時候,原棉、原料占到70%的成本人工費、管理費、水電費和利潤大約占30%;而到了織布環節,紗線的成本占總成本的80%,人工、管理費、水電費和利潤只占20%。

  依此類推,在沃爾瑪商店內以76.30元售出的一條牛仔褲,其出廠價大概在40元左右,在布行中轉期間產生的費用大約在5元左右,而織布廠的人工、利潤和水電費占了4元,紡紗廠的人工、水電和利潤占去大約5元,剩下的還有11元,就是棉花的費用。而該條牛仔褲的重量大約在600克左右,扣除掉輔料的重量和酵磨、裁剪的損失,一條售價76.30元的牛仔褲大概需要棉花700克左右。

  既然一條售價在76.30元的牛仔褲在棉花上還剩下11元,而這條褲子重約600克,需要大約700克的棉花,算下來一斤皮棉的價格是8元錢,遠遠超過了當前的棉花價格,更超過了2006年的棉花價格。那么我們就拿2006年國際市場上的棉花價格一噸12000元來計算,沃爾瑪這條褲子所用的棉花700克,大約需要花費8.40元,用一噸14000元的2006年國內最高棉花價格來計算,大約需要10元的棉花。

  中國種植的棉花一般是一斤籽棉出3兩到4兩皮棉,這樣,一斤皮棉的產出,需要3.5斤左右的籽棉,我們按照每噸皮棉13000元的2006年國內平均棉價來計算,每噸皮棉就需要3.5噸籽棉。2006年的棉花收購價大約是每斤2.80元,加上棉花脫籽后棉籽的價格,符合市場一般運行的規則。那么農民能夠獲得多少利益呢?

  一畝棉花的成本

  種一畝棉花一年能有多少收益?一個農民如果希望每個月有1000元的收入,需要種多少棉花?一個四口之家的農村家庭,究竟要種多少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存?記者從2007年4月28日起到5月17日,在江蘇常熟、山東莘縣和山東利津做了有關棉農和小的棉花流通企業的調查。

  這三個地區中,江蘇常熟、山東莘縣在1949年建國初期都曾經是棉花種植的重點地區之一,可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地區近十年來已經逐漸不種棉花了。江蘇常熟是有名的中國服裝之都,這里近十年來建立了許多的服裝加工廠,許多本地的年輕人放下了鋤頭到工廠里去上班,導致了農業人口中青年人的萎縮。而隨著外來工人的到來,常熟地區對糧食、蔬菜的需要量大增,而種糧食的收入和種蔬菜的收入都比種棉花要強,許多本地農民逐漸轉向了糧食和蔬菜種植。

  山東莘縣是平原中的落后地區,原來供銷合作社主導棉花收購的時候棉花種植達到頂峰,而當國家取消了棉花的戰略儲備資格后,供銷社不再代表國家收購棉花,棉花種植完全由市場進行調節,棉花市場的不穩定性就造成了棉農種植棉花的減少。許多村莊的年輕人和婦女都逐漸外出打工,賺取自己生活的費用,家里就只有男人或者孩子留守。

  只有退海之地山東利津縣一帶還在生產棉花,并不是因為棉花的經濟價值多高,是該地多數是鹽堿地,無法種植莊稼,只有種植棉花,并形成了東營地區棉花種植的興盛。

  利津縣境西南部在周秦時代是古陸地,屬齊國。漢代屬千乘郡漯沃縣、蓼城縣地。東漢以后,黃河來利津域地入海,隨著黃河三角洲的形成和發展,利津域地不斷向渤海灣延伸擴大,隋代建永利鎮(在今利津城河東岸),屬浦臺縣。因此,今天的利津一直處于鹽堿灘中。

  利津縣土地資源廣闊,可利用土地190多萬畝,耕地面積80多萬畝,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40多萬畝,近百萬畝土地有待于開發利用。黃河水是利津縣主要水源,歷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億立方米。根據利津縣政府網公布的信息,利津縣棉花播種面積30704公頃,總產量34545噸,單產皮棉1149公斤/公頃;2005年縣種子公司引進了夏播早熟棉546系3號、4號兩個品種,在試驗地上試種成功。準備2008年在全縣推廣。

  根據中國統計出版社《1949-2000中國棉花統計資料匯編》顯示,利津縣1949年到2000年棉花種植面積累計647.48萬畝,占耕地的17.71%,棉花平均畝產55.2斤,產量累計357.41萬擔,收購245.06萬擔,商品率平均為68.57%人均交售棉花20.53斤。利津縣棉花生產在1979年陷入低谷,而在1989年創造了歷史新高,收購也同樣如此。而在其他年份里,棉花生產相對來說較為平穩。

  記者在利津縣一共走訪了5個鄉鎮的5戶以上的棉農,走訪了一個農資供應站,還走訪了一個技術員,走訪了4個棉花收購站。5個鄉鎮。記者在這里聽到、看到的全部是棉花,除了當地人種植棉花以外,還有來自江蘇、河南、山東其他地方的人到利津來包地種棉花。

  在利津縣陳莊鎮的一條公路上,記者碰到一個收購棉花的老板,他叫崔吉軍,本地人,前幾年花了20萬元購買了棉花市場的一家門面,專門從事收購棉花的生意。在記者采訪的時候,許多別的棉花收購站都關門閉戶的情況下,只有他的收購站還在敞開收購,他每天的收購量是2萬斤。所收購的棉花在他的倉庫里堆得像小山一樣高,而他把不同品質的棉花分門別類地放在不同的地方,再蓋上薄膜防雨。

  記者在他的棉花堆里選出了一些樣本,他參照國家的棉花分級標準,自己定了一個級別,分別是二級、三級、五級、六級、七級和等外棉,并告訴了記者這些棉花的價格。分別如下:

  崔吉軍2007年5月棉花交易價格

  級別       收購價(元/斤)   賣出價(元/斤)

  二級棉(最好)    2.95       3.05

  三級棉          2.72.8     2.85~2.90

  五級棉(多)      2.10~2.2   2.30~2.40

  六級棉(多)      2          2.10

  七級棉          1.4        1.50

  等外級(霜后棉)  1.3        1.35

  其中,五級棉和六級棉是所收購的棉花當中數量最多,許多江蘇來的老板喜歡要七級棉和等外棉。崔吉軍老板的收入在于每斤賺取0.1元左右的差價,再去除3分錢的打包整理費用,再去除場地的租用費用,扣除給國家繳納的稅收,能夠留在手上的利潤每斤有3分錢左右。

  棉花的價格主要是隨行就市,每天一個價格。價錢好的時候,可以多賺一些錢,價錢不好的時候要賠錢,所以一年能夠最終留下幾萬元錢,已經算是不錯了,有時候這些錢還要虧出去,但為了市場還是需要做下去。

  在利津縣鹽窩鎮的一個農資商店。一位小伙子告訴記者,該店距離鹽窩鎮和陳莊鎮之間,顧客主要來自這兩個鎮和附近的北嶺鄉,而利津人均有2畝地左右,但土地非常不平衡,有的鎮人均有10畝地,有的鎮人均僅有半畝地,而小農資店所在的附近,陳莊鎮就人均有5畝地左右,而鹽窩鎮人均僅2畝多地。當地種棉花的農業人口占大多數,棉花是當地的主要產業。

  化肥農藥主要的銷售季節就是種棉花的季節,如果沒有抓住這個季節,那一年的生意就沒法做了,好在他已經賺了20多萬元錢,把一年的錢都掙回來了。以后就是漫長的消耗期,消耗期內,基本上不賺錢,很多時候是賠錢。

  種一畝棉花需要多少錢?小伙子對記者說,種一畝地的成本大約是400元,如果再算上包地費用,每畝地的種棉花成本會上升到500到600元。種一畝棉花需要花費的成本如下:

  項目   單位  單價(元)  詳解備注

  種地    畝    40       包含耕、耙、種20畝以上起種

  放苗    畝    710      將棉苗從地膜中放出來

  培苗    畝    20       用泥土撒在放出地膜的棉苗根部四周,固定棉苗

  修苗    畝    20       整枝,去除一些不健康不需要的枝葉

  打農藥  畝    1020     人工費50畝以上

  化肥    畝    120      控施肥

  農藥    畝    50

  種子    畝    10

  地膜    畝    20

  合計    畝    300320     若全部雇人,每畝地最多花費400元

  這樣算下來,每畝地種棉花的毛收入,大約在1200元到1500元左右,扣除支出,一般每畝能夠掙500元左右,最多可以掙到800元左右。因此,本地人種地20畝以上,每年可以有1萬元以上的凈收益,就可以維持比較一般的生活。

  小伙子介紹包地一般都要包50畝以上才能夠有所收益,否則不值得。在包地種植棉花的外地人中,江蘇人占了一半,河南人占了20%到30%,再下來是山東菏澤、聊城、臨沂等地的人。一般外來包地人包地的原則是先繳三分之一的包地費,三分之一的種子、肥料、地膜、農藥費,待秋收賣棉花以后再一次還清,而雇人種植則全部當場付費。

  外來的包地人一般沒有太大的經濟實力,都是到當地銀行或者信用社貸款,一次貸款就是幾十萬,秋收賣棉花以后再行歸還。但棉花很嬌貴,怕風怕雨怕雹,包地種棉花形同賭博,風調雨順還好,包地人就能夠大賺一筆,相反,如果在棉花的開花期間碰到風雨雹,所有的投入全都泡湯了,包地人就會大虧。

  小伙子告訴記者,一旦遇到了天災,包地者一般的選擇就是逃跑。有的人把棉花轉包給第二個人采摘,自己拿了轉包費全家逃之夭夭,外出逃跑的包地者占到所有包地者的十分之一。同樣也有一些不幸者,他們看到天災來了全部生意砸鍋了,但自己無法逃跑,巨額債務又壓得喘不過氣來,一下子喝了農藥,一家四口魂歸天國。據稱,因為包地種棉花失策而全家喝農藥自殺的有兩家,具體在何處,也沒能進一步核實。

  當地人有責任田,還可以從村委會以100元的價錢承包土地來種植糧食或者棉花,經濟壓力比較小,遇到自然災害承受力也相對比較強,因而較少出現意外。本地人除了自己種植棉花和糧食外,男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當地跑車和搞建筑,女孩則外出打工,打工的地域一般是山東省內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或者珠三角、長三角和北京環渤海地區。

  56歲的利津棉農李春芝一家五口人,有老伴、兒子、兒媳,還有一個三歲的孫子,他們一共種20畝棉花,一年的投入大約在6000元左右,年底如果風調雨順,可以掙到4萬元——扣除成本6000元,就相當于一家四口付出了勞動,每個人每個月有708元的工資。但是過去的兩年遭遇了大風和冰雹,棉花大減產,他就一年少收一萬元——相當于每人每個月掙500元。

  種棉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選種的時候就開始了這一過程。怎樣選種呢?李春芝的原則是選一部分新品種試種植,用大部分的地種植穩定的高產的品種,因此他的二十畝地里,2007年一共種了4種棉花。分別是:

  種子型號  單價(元)  數量   單位

  魯棉28     30       10     公斤

  魯棉17     28       5      公斤

  中棉45     25       2      公斤

  太空三號   40       1.5    公斤

  關于種植管理的程序和成本,李春芝提供的信息顯示,在種地前先要澆地,費用是30元/畝;然后是耕地、耙地、下種等工序,費用為每畝30元;具體的播種方式就是撒種,然后用地膜覆蓋;種子種下去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棉花種發芽長出苗以后破膜放苗,這是一個非常繁雜的工作,需要請人來做,價錢是每天每人30元;放苗以后是培苗,按畝計算,每畝20元,一人一天可以培苗5畝多地,有的掙錢多的要掙到110元以上;培苗以后的工作就是打藥和中耕,打藥基本上是自己打,基本上三天要打一次藥,中耕要進行兩遍,一遍一畝要6到7元,兩遍一共需要14元/畝。

  李春芝說,種棉花最怕大風和冰雹,哪年也得遭受一次到兩次的大風,防都防不了。冰雹還問題不大,都有防雹的,聽天氣預報,有冰雹就放炮。我們這里2004年以前基本上沒有大風。2005年和2006年都刮大風,2005年那次大風正好棉花在授花期,那一次的風把棉花全刮完了。

  收獲棉花時,如果請人摘棉花,大約每斤需要花費0.3元到0.4元,一般數量少的都自己摘,利津縣種棉花的雖多,但是不同地區的土地面積不一樣,處理方式也都不一樣。地多人少的地方請人幫助摘棉花,而大部分地區是各家各戶自己摘棉花。

  棉花收獲了就是出售,過去賣給供銷社,價格由供銷社來定,現在主要是收購棉花的小販在收購,不像過去那樣分等級,而是跟著季節走,價格最開始的時候是2.6~2.7元,后來漲到2.8元或者2.9元。農民可以還價3塊,小販可以只給2塊8或者2塊9,談成就收購。棉花價格跟著行市走,一年一個樣,2006年的時候,開始才2塊7毛多。后來價格最好的時候能達到3塊。

  李春芝介紹,2006年他全年種20畝棉花的投入是6000元,收入是29000元,2005年賣了27000元到28000元,沒有特殊的自然災害就是這么個數。“咱這塊的地旱了能澆,澇了能排出去,就怕冰雹和大風,如果沒有冰雹和大風,這20畝地就是27000元或者28000元,最好的時候可以賣30000塊錢。”

  據中國棉花學會會員山東利津科技致富協會會長王希里介紹,李春芝的情況一般算是比較好的情況,一般來說,農民種一畝棉花,正常的凈收入是500元左右,一個四口之家,若按兩個成人每月掙1000元的標準,兩個成人需要種30畝地才能維持。而這些費用只是維持一個家庭最基本開支的費用。但中國人均耕地只有11.3畝,在目前的價格體系下,要達到這個目標,似乎不太可能。

小調查

1.沃爾瑪被指為黑工廠的好伙伴,12個供貨商窮得沒電話,你認為沃爾瑪是否欺騙消費者?


不好說

2.沃爾瑪進入中國因商品質量問題已被曝光至少43次,你是否還信任沃爾瑪商品的質量?
信任
不信任
不好說

3.你認為沃爾瑪進入中國給中國帶來什么?
促進中國零售業發展
強大話語權損傷供貨商、生產商和小農戶利益
不好說

[上一頁] [1] [2]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