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連房產商也說是 樓市是否真到拐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22:35 新華網

  有評論認為,目前的信息不足以斷言“拐點”已經出現

  中國不少城市的商品住房交易近來持續“量縮價漲”,甚至個別城市出現“量價齊跌”,市場觀望氣氛漸濃。被新政策擊中軟肋的樓市疲態初顯,樓市拐點是否即將顯現?廈門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統計,11月份,廈門市島內住宅成交量比前一月下降12%左右,進入12月份,日成交量仍在震蕩下行,但島內住宅均價牢牢咬住每平方米14000元的底線。

  據福州房地產指數分析報告顯示,11月份,福州市城區商品房均價沖破了每平方米8400元的上線,而2006年1月份每平方米均價為3500元,2007年1月份每平方米均價為5000元。

  另據《廣州日報》報道,近日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在北京出席一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我承認樓市拐點確實已經出現了”,一些房地產專家在隨后發表的言談中也認為中國房價調整期最長將達15個月。

  “雙核”的樓市更健康

  《廣州日報》評論:樓市“利空”與“利好”辯證關系,充分體現了不同利益群體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立場。政府此番在樓市調控上的作為,實在可以用“卓有成效”來形容。而就在幾年前,“經營城市”的理念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風行一時。“經營”的目的,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莫過于拉高地價房價。以至于不少城市管理者為了將房價拉到“與本市地位相符的水準”而不顧經濟規律、粗暴介入市場。及至房價飛漲、公眾怨氣沖天,中央調控房價的組合拳頻頻出擊,一些地方政府在片面“經營城市”的軌道上依然尾大不掉,憑慣性繼續滑行。

  所幸,中央在整治房價這座“大山”上決心已定。與早期“組合拳”多著眼于“抑制需求”、疼在買房者身上不同,近期樓市調控的重心已轉移到“加大供應”上——從經濟適用房在廣州等城市的“重出江湖”,到中央對廉租房的空前重視,到溫總理關于“經濟適用房大多數面向中產階層”的表態,再到廣州“限價房”的探索……

  由此,中國樓市進入“雙核時代”——一邊用政策性住房滿足困難和“準困難”群體,一邊繼續鼓勵商品房市場健康發育,兩條軌道平行發展。

  “雙核”好處何在?讓我們回到房價的本源——作為一種商品,供求關系往往是決定其價格的關鍵因素;但作為一種涉及基本人權、事關社會和諧的特殊商品,其“價格”顯然又不宜過多地偏離“價值”,因為住房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命題,也是一個政治命題。然而遺憾的是,自從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誕生以來,一方面住房更多被視為一種純粹的“商品”,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又杯水車薪。從而導致中國房地產業持續6年的大牛市——這不僅在中國可謂空前,在世界上也算罕見。其惡果是,其一,形成全社會的追漲預期,造成房價的極度不理性,正如股市大牛市中散戶對高達四位數的市盈率置若罔聞一樣,樓市大牛市中的買房人也已不考慮“值不值”,而只考慮“還會漲多少”了;其二,在看漲的預期下,很多暫無消費能力的人被迫提前消費,從而擠占了他們在“再生產”等其他方面的預算,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適房“擴容”、廉租房增量、限價房“高調出山”,一方面起到增大供應的效果;另一方面,更大的威力則是,降低了持幣待購者對樓市的上述預期,從而擠出泡沫,將飄高的樓市大盤拉回到“價值”這條中準線、健康線。

  房價不太可能急挫

  《新京報》評論:中國房地產不大可能出現類似于香港1998年之后的房價急挫。

  首先,房地產市場的緊地根政策沒有改變,從國土資源部一連串對違規違法用地占地的查處,以及國務院喊停小產權房來看,中央保障18億畝耕地的決心不會動搖,同時土地的現行制度也不會動搖,這就表明支撐房價的最大支柱仍然屹立不倒。

  其次,人民幣明年進一步升值,是可以預期的事,住房、能源等作為最大的人民幣資產,其價值仍然存在。

  第三,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方興未艾,遠未結束。

  第四,調控房價主要目的是降低通脹預期、加快房地產市場的并購,只要這一目的達到,房地產市場進入良性循環,調控即可能告一段落。

  此番調控將主要影響3類人。一是限價房與經濟適用房的購買者,他們獲得的將不是完全產權。舍棄了以往保障型住房的全產權式烏托邦,考慮到中國的土地、財政資源,政府對這部分保障型住房的交易權會有所限制,以免濫用公共福利。

  二是普通商品房購買者,他們很有可能為多占用的資源付出高稅收的代價,近日國家統計局已經重提物業稅。

  三是房地產商,房地產開發商會經過一輪大洗牌。北京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先生認為,未來全國大概應該有3000~5000家公司可以存活下來,也就是說,以目前的四五萬家的開發商數目,大約十家可以存活一家。從10月底央行“窗口指導”叫停信貸業務,房地產公司的增發與公司債停止審批后,以往的由土地資產從資本市場零成本圈錢而后回到土地市場的模式已走不通。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的一句話是房地產市場的點題之語,他認為,房價會穩定在合理區間內,“國家對房產市場調控的結果,在于使房價的增長速度放慢,使房價實現平穩增長,即便出現小幅波動,也不會招致泡沫一下子破裂,整個房市的價格不會出現急劇下滑,或者活生生地一下子實現‘硬著陸’”。這相當于為房地產市場定性,也為市場各方定下了一個房地產市場預期的準確基調。

  房價到底“拐”了沒有

  《東方今報》評論:房價到底“拐”了沒有?對此,我有3點看法——

  一、目前的信息不足以斷言“拐點”已經出現。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市出現了兩大轉折性跡象:一是成交量下滑,二是成交價格下降。前者已經出現好幾個月了,但后者只是最近一兩個月才在個別城市出現的。而判斷房價的走勢,僅憑一兩個月的數據明顯不夠。因為銷售的結構會直接導致某月成交均價的波動。比如某月成交的主力是低檔樓盤,那么成交均價就會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價的下滑。有數據顯示,北京近期成交均價的下滑主要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因此,要判斷房價是否已經拐頭,至少還要觀察幾個月。

  二、房市出現回調是完全可能的。幾年來,開發商不斷提高商品房價格,有的還“捂盤”、“囤地”,老百姓在高喊房價太高的同時卻又不得不勒緊腰帶貸款買房。這種博弈實際上就是承受力的比拼。人們都對購房者的“不堪重負”感同身受,其實開發商的壓力也不會小。要知道,“囤地”和“捂盤”都要天量的資金來支撐,而正常的資金鏈還要維持。近年來,由于流動性的泛濫,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房地產業,但這種注入也不是無限的。隨著二套房認定統一以戶為標準、大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出臺,開發商的承受力勢必受到嚴峻考驗。為了盡快回籠資金,緩解資金鏈緊張的狀況,開發商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促銷措施,比如降價。廣州、深圳的一些樓盤價格下調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三、即使出現“回調”,也只能是暫時的,不能稱之為“拐點”。供求關系是市場價格的決定性因素。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價格的總趨勢必然是上行的,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目前,由于能承受高房價的消費者不斷減少,加之“拐點”預期的出現,觀望待購的消費者逐漸增多,但這不等于需求的真正減少。需求是剛性的,而觀望是有限度的。當觀望一段時間未見大幅降價之后,一些消費者就可能不再堅持。而隨著市場的回暖、資金鏈的松動,價格就會再次上揚。貨幣政策雖然在緊縮,但消化的流動性并不多。而在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中,各種政策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地產富豪是否集體做戲

  《中國青年報》評論: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近幾天關于國內樓市出現了拐點的說法很是流行,而且股市對此的反應似乎是更加的明顯,地產股跌得厲害。但本人以為,現在就說“地產富豪集體焦慮”還為時過早,說他們是“集體做戲”也許更恰當。

  現在廣州、深圳等地的房價似乎都出現了下跌,但這是怎么下跌的呢?12月15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說,廣州《樓市》雜志主編徐北嬰通過長期跟蹤房價發現,這些樓盤的價格其實是在“明降暗升”,國慶節去看盤時是1平方米1.7萬元,然后就拼命的拉價,拉到2.2萬元,拉價后再給你很多的折扣,內部人員爭取,九五折,送管理費等,但最后計算出來的房價實際上比這個國慶節這1.7萬元還高了2000多元。這也就是說,所謂的下跌不過是促銷的伎倆而已。再比方,2005年下半年的時候,上海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暴跌”,甚至出現了有些購房者寧可虧本也要退房的情況,但那種情況堅持了多久?要知道,只要供不應求的局面沒有真正改觀,真正的樓市拐點就是不可能出現的。

  是的,一些地方的房價確實出現了實實在在的下跌,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政府出讓土地的價格也下跌了的情況。但這不過是“做戲”而已。原因很簡單,近年來,中央調控措施不斷出臺,明年我們的貨幣政策從緊,而且還有美國“次級房貸”的教訓在那明擺著呢。所以,現在如果再不做出個樣子來回應中央的政策的話,要是再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措施那不就虧大了嗎?再說了,現在的樓價已經被炒得夠高了,降價也不過就是相對少賺了一點而已。

  事實上,至少在幾年之內,樓市出現真正拐點的可能性不大,頂多就是“由快牛轉為慢牛”而已。因為開發商不想降價不算,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制約房價的下降。比如,當地政府部門不愿意看到樓價下降,因為那會影響當地的財政收入,更影響政績。再比如,銀行也不愿意讓樓價降下來,如果真的大幅度降價了,以前貸出去的那些款怎么辦?你想讓銀行當房東呀?所以說,還是不要把地產商們的集體做戲當成集體焦慮為好。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