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三市爭上風力發電項目 專家質疑風不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0:17 大河網-大河報
|閱讀提示| 風力發電是朝陽產業,沒有污染,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大力發展利用這種新能源。作為內陸省份的河南雖是弱風區,但卻高度重視風電能源的開發。目前三門峽、方城風力發電項目已開建,同時,信陽大別山和天目山風力發電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風力發電選址方城“大風口” 12月17日上午,風和日麗。驅車來到距方城縣10公里處的二郎廟鄉陳莊村,記者頓時感到兩重天。一下了車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凌厲的寒風吹得頭發直蓋臉。隨行的同志說,這里就是方城有名的“風口”。 記者看到幾輛鏟車一字排開在施工。此時,一位趕牛車的大爺停下腳步。大爺叫李廣發,他指著北面的山告訴記者:“你看,山上有兩個缺口,東邊那個大的,叫大風口。西邊那個小的叫小風口。大風口后面有個村,村名就叫‘大風口’。” “這里的風真的很大嗎?”記者問。老人說:“年年都有狂風,年年都有冰雹。風大時,碗口粗的大楊樹咔嚓一聲就折斷了。”他感嘆道,“風真是百害無一利啊,若說有利,就是夏天不用使空調,夏天睡覺需蓋被子。” “方城風大歷史悠久。”方城縣氣象局局長武斌告訴記者,據《方城縣志》記載:“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大風揚沙,晝如晦。” 據武斌講,方城縣處于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海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華北地臺與秦嶺地槽的五個自然分界線上。方城縣的東北部有一個“缺口”,是因山地沉陷形成的,地質上稱為“地塹”。其形態為東北窄,西南寬,像喇叭狀。是南北氣流進出南陽盆地的走廊,也是著名的“南襄夾道”。因風多風大,自古就被當地人稱為“風口”。 “大風口”走進“乘風計劃” 中國政府為減少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正在著手打造自己的“能源版圖”,針對不同地域特點加快開發風能、太陽能、地熱和潮汐能等新型能源。1996年,中國政府制定了“乘風計劃”。2004年5月,河南省發改委與河南省氣象局根據“乘風計劃”要求,對全省各地的風力進行普查。 2004年6月,南陽市和方城縣氣象局獲得這一信息之后,建議方城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對方城風力資源特別是大風口的風力進行詳細的普查,發展風力發電站。方城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方城縣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方城縣的風力進行普查。一年的調查之后,方城人很是興奮:方城縣大風口附近的最大風速為33米/秒,相當于14級狂風。年平均風速達到6米/秒,相當于年均風速為三級。而風力發電的條件是月平均風速為5.5米/秒。經過風力資源普查,已探明方城縣風力最大的地方在二郎廟鄉的老坡場到十里廟和老坡場到竹園南崗、五神廟一帶,面積40平方公里,風速特別高,是理想的風力開發區。 專家質疑河南沒有那么大的風 拿到喜人的數據之后,方城縣委書記袁永勝很是興奮。之后的一年時間里,他帶著“方城風力資源報告”到深圳、廣州、香港等地四處招商,尋求投資者。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人相信地處內陸的方城縣能有沿海一樣的風資源。 更讓人掃興的是,2005年在新疆召開的一次全國性風能工作會議上,當方城縣氣象局調查的數據在會議上公布之后,全場的專家一齊搖頭。他們說,河南不可能有這么大的風速! 湖北氣象專家彭春華受武漢一家公司的委托,對方城縣的風資源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后彭春華很是驚奇,也很是服氣。他肯定地說:“測風記錄是真實的,也是無法更改的!” 消息傳開后,來自廣西、武漢、深圳甚至德國的投資商紛至沓來。2005年9月,中電投河南分公司捷足先登,與方城縣政府達成了意向。 2006年,省發改委對方城風力發電廠項目進行立項,并下發了文件(豫發改能源〔2006〕811號)批準南陽方城風電廠工程開發建設工作。同意該工程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河南分公司開發建設。2007年7月,省發改委組織專家對方城風力發電廠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一次性核準,正式下文,同意上馬。 風力發電節約能源減少污染 “風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嗎?風力發電一定投資小、成本低嗎?”記者問。“錯!剛開工建設的這個風力發電站,與一個同等規模的火電站相比,風力電站的投資是火電站的三倍。”方城縣發改委副主任楊哲告訴記者。 既然成本大,那么為什么還要建設呢?楊哲說主要有這幾個原因:一是節能的需要。2005年,我國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出現告急,2006年1月1日,我們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方城風力發電廠一期工程建好后,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35萬噸。二是減少污染排放的需要。發展風力發電,大氣污染為零。方城風力發電廠一期工程與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182.4噸,SO2排放量151.0噸,NO2排放量155.9噸,CO排放量3.5噸,CO2排放量4.1萬噸。 方城風力發電廠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可發電量為6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方城縣全年用電總數的三分之一。方城風力發電廠發的電將全部輸入國家電網。 河南風電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風能資源居世界首位,已探明可開發的風電資源為11億千瓦。根據國家發改委制定的風電發展中長期規劃目標,要在2020年實現風電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由此將產生每年大約100億元的市場容量。 但是與沿海和邊疆相比,河南的風資源卻不占優勢。河南與其他內陸省份一樣,屬于弱風區。根據氣象部門普查,主要有三個風區。一是位于方城縣的“南襄通道”,二是黃河故道,三是豫東平原。 我省對發展風電很是重視,省改委多次組織召開“風力發電戰略研討會”。2006年6月,河南第一家風力發電廠在三門峽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資1.8億元,其中首臺風力發電機組底座已澆筑完成,部分設備已運抵工地并開始安裝。與三門峽、方城風力發電項目建設的同時,信陽大別山和天目山風電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據專家講,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使用了利用微風發電技術。我國這方面的技術也已成熟,但還處于實驗階段。如果微風發電技術普及,河南的風資源和風力發電將前景廣闊。 《大河報》□首席記者郭啟朝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