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鋼收購Midwest細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06:45 經濟觀察報
袁朝暉 黃海 萬曉曉 澳大利亞西部,鐵礦星羅棋布。它們創造財富,名字卻很少被熟知。 不過,上周,因為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收購行動,MidwestCorp和Murchison Metals在中國大出風頭——為了抵御背后有日本三菱集團和韓國企業參與的Murchi-son對Midwest帶有敵意性質的收購,Midwest的合作伙伴公司中鋼集團決定以12億澳元 (約合10.5億美元)現金收購其全部股權。 知情人士稱,中鋼集團的行為是一次防御性收購。但無論如何,若收購成功,這將成為近年來中國礦石企業進行的最大一起海外并購案。 這不是惟一。12月以來,中國公司頻頻在海外并購市場出手,令人目不暇接。但,巨額的投入后是否會得到等值的回報?這是中場后大幕的再次拉起,還是新劇的出演? 收購 Midwest,這由七個字母組成的英文單詞正在不停攪動著中鋼的神經。本報獲悉,中鋼集團在上周發給Midwest的收購提議中明確表達了收購的意向和態度,并就一些交易所涉及的環節做出了說明,提出報價為每股5.6澳元,且全部使用現金。 知情人士稱,中鋼集團的行為應當被看作是防御性或是戰略性收購。 今年11月,Midwest收到了另一家澳洲鋼鐵企業MurchisonMetals的收購提議,與中鋼集團的現金收購不同的是,Murchison提出換股收購,以該公司1股新股收購1.08股Mid-west股票。 這樣,Midwest成為其競爭對手MurchisonMetals的敵意收購目標。 Murchison背后有日本三菱集團和韓國企業參與,有消息稱,Murchi-son已經和三菱集團簽定了鐵礦石供貨協議。三菱集團是Murchison金屬公司的合作伙伴。今年初,三菱與其簽訂協議約定將收購Murchison金屬公司50%的鐵礦石資產,包括Murchison西澳州的主體項目JackHills鐵礦。 一旦Murchison收購Midwest成功,其所擁有的鐵礦石將優先供應日本和韓國企業。 如此,已經在Midwest投入巨大,且擔負鐵礦石貿易商角色的中鋼集團將蒙受巨大的損失。 中鋼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中國主要鋼鐵生產企業的原料供應商和產品代理商,與國內外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鐵礦石、鉻、螢石、焦炭、錳、鋼材和稀土等貿易經營居于國內前列。 為了解決國內鐵礦石稀缺的處境,中鋼集團很早就采取了走出去的戰略。Midwest正是中鋼集團在海外的重要投資之一。 2005年,中鋼集團和Midwest簽署了合資協議,對午爾得山脈(WeldRangeofMematite)和庫連努卡(KoolanookaMagnetite)的項目共同進行勘探和可行性研究。這是中國公司首次進入澳大利亞西部鐵礦項目的前期階段。 為了推進項目的順利完成,中鋼集團專門成立了項目公司——中鋼澳大利亞礦業有限公司。中國和澳大利亞方面各投資50%股權比例。 為了解決運輸問題,中鋼集團還進一步投資,持有未來的Yilgarn基礎設施有限公司12.5%的股權。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建設鐵路和港口設施,以支持澳大利亞中西部的鐵礦項目。 該項目亦至關重要,因為一旦鐵路專屬權放松,很多其他公司就會進入鐵礦石開采行業,而擁有了交通命脈,對鐵礦石開采行業的保障不言而喻,可見中鋼集團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 同時,Midwest公司也加大了對Geraldton地區和庫連努卡、BlueHills等礦區運輸、存儲等基礎設施的投資。 “中鋼集團在此已經有了很大的投資和投入,在幾年的合作中,中鋼集團對Midwest公司和該項目的認同和了解也日益加深,如果這個時候別人將Midwest公司收購,中鋼集團顯然是不愿意的。”消息人士透露,“在面臨其他競爭對手收購的風險下,中鋼集團為保護自己在Midwest公司的利益采取行動是必然的。” 敏感價格 價格,價格,還是價格。 “澳大利亞政府相對比較開放,因此,對于收購行為,只要是符合商業利益的,他們大都不會參與,所以,中鋼集團收購Midwest公司的焦點就是價格。”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稱。 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強調,對于Midwest公司而言,他們并不會考慮是否是中國公司或是其他國家的公司,公司態度相當明確——合理的價格和收購明確性。 所謂收購明確性即該收購是否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其收購目的不是為了短期的財務增值,而是促進公司成長。 這點中鋼集團并不擔心,中鋼集團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就是澳大利亞礦業主要投資者之一,對Mid-west公司更是非常熟悉。 顯然,價格還是最敏感的因素。事實上,在Midwest公司公布中鋼集團收購后,該公司股價的迅速上升已經讓中鋼集團感到有些棘手。 “就目前的情況看,我相信,像中鋼集團這種國家大型企業的大規模投資不是草率的,因此,國家一定是支持的。從這個角度看,中鋼集團需要把握的當然是如何競價的問題了。”知情人士稱。 接近Midwest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也承認,只要中鋼公司的出價具有吸引力,從股東層面看,沒有不賣的理由,事實上,價格的高低完全是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產生的,因此,中國公司并沒有被“欺負”。同時,“日本和韓國企業在這個領域內的影響力不及中國”。 本報截稿時止,中鋼集團仍然堅持每股5.6澳元的收購提議。 收購價值 看起來,Midwest公司絕對物有所值。 資料顯示,Midwest鐵礦項目主要包括位于澳大利亞西澳洲的庫連努卡磁鐵礦項目和午爾得山脈赤鐵礦項目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庫連努卡磁鐵礦工業儲量4.5億噸,平均鐵品位34%,計劃年產450萬噸球團。午爾得山脈赤鐵礦已探明資源量1.32億噸,預計遠景儲量5-10億噸,計劃年產1000-1500萬噸赤鐵礦。 Midwest公司和中鋼集團在澳大利亞其他幾個主要鐵礦投資項目在一起將為中國鋼鐵企業提供 “珍貴”的鐵礦石。 其中,位于澳大利亞西部帕拉布杜地區的恰那鐵礦是中澳兩國最大的工業合作項目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中鋼集團持有恰那鐵礦和基礎設施合資項目40%的股份。 目前,這個鐵礦已形成年產1000多萬噸鐵礦石的生產能力。自投產以來,累計生產1億多噸鐵礦石,通過中鋼集團銷往中國國內,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 此前,中鋼集團與力拓公司(RioTintoPlc)簽訂了恰那合營企業延期框架協議,以及1987年銷售合同修訂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同意就恰那合營企業延期進行具體協商,并同意更新現有的銷售合同,其產品全部通過中鋼集團銷往中國市場。 盡管如此,Midwest項目還是被看作是有力促進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鐵礦石采選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西澳洲中西部也借此成為中國海外繼皮爾巴拉地區之后的另一個鐵礦石供應基地,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新的穩定資源。 “Midwest公司旗下鐵礦的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條件不夠好,雖然中鋼集團已邀請國內的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等基建公司去西澳洲建港口、修鐵路,但可以預計未來的開發成本肯定不菲。”一家跨國礦業公司中國區高管稱,中信泰富在Balmoral地區投資的鐵礦項目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上述高管認為,中鋼集團12億澳元的出價比Murchison金屬公司要高,且全部都是現金,考慮到Mid-west公司旗下鐵礦與中鋼集團在澳洲其它鐵礦的協同效應較弱,因而該交易存在著價值高估的可能,市場風險較高。 美國加州太陽證券公司(SoleilSecurities)駐紐約鋼鐵分析師布拉德福德(ChuckBradford)指出,由于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中國已經不是一個以低成本著稱的鋼鐵制造國了。原因在于,最具價格優勢的鋼鐵制造商也受到鐵礦價格上漲的困擾。 演出季 事實上,中國企業正在進行中的其他海外并購也涉及到價值問題。 一位剛剛國外參會歸來的資深鐵礦石貿易商認為,未來兩三年內,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都不會減弱。他稱,精明的國外礦山企業洞悉中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強勁,更兼競爭對手的出現,使得這些礦山企業在出售礦產資源時紛紛抬高價格,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鋼集團收購Midwest公司及中國五礦集團聯手江西銅業收購加拿大北方秘魯銅業公司,都有可能高估其真實價值,“這有點像鐵礦石進口,早期中國有五六百家貿易商進口鐵礦石,因而國外礦山企業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需求。” 不過,針對上述貿易商的說法,江西銅業董秘潘其方回應稱:該公司集采、選、冶于一體,并確立了原材料自給率達到50%左右的目標,因而他們的 “走出去”并不是盲目的。“就北方秘魯銅業項目而言,我們事先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如果銅的綜合價格超過3000美元/噸,我們是根本不會考慮的。” 長城偉業首席分析師景川則稱,五礦集團聯手江西銅業收購加拿大北方秘魯銅業公司是很明智的做法。“交易將進一步提升中國五礦向國內市場供應銅資源的能力,繼續緩解國內銅資源供應的緊張局面”。他說,“有人說這個收購價格太高了,我不這么認為,價格永遠不會盡如人意,單看此次的交易價格是比較高的,但長期來看是對企業受益的。” 對于中國化工集團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集團收購澳大利亞農用化學品生產商NufarmLtd部分股權事宜,相關人士認為由于價格問題目前談判陷入僵局,所以很難作出具體評判。 不過,中國化工集團與也創造了第一,它是與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合作在海外進行收購的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 “尋求PE,特別是全球性PE的介入是可喜的變化。”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說,“引入PE可以幫助中國的公司更好地制訂合同、參與談判。這些PE大都具備豐富的經驗,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不少幫助。同時,現在全球很多PE投資了大量公司,他們本身也會向中國企業推薦自己投資的企業,中國公司是理想的投資方。” 不過,針對目前全球性大型PE的介入,該人士也強調,PE的介入也可能讓交易復雜,畢竟PE的訴求和收購公司的想法并不完全是一致的。 更得到贊賞的是,“中國企業正在采用更微妙的手法。2005年競購美國石油巨頭尤尼科 (Unocal)流產后,中國公司改變了方式,現在愿意滿足于收購少數股權,并且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和各種溝通機制,更加的商業化、規范化,這在近期的諸多收購中得到了體現。”接近交易的消息人士感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