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管道公司萌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6:45 《中國投資》
天然氣管道好比高速公路,只要符合上路條件,誰的車都可以跑。不能說誰修了路就只能走誰的車——這正是目前天然氣管輸行業的最大弊端 文/本刊記者 王志強 “現在,成立獨立的管道營運公司正當其時”,11月18日,在中石化勘探公司辦公大樓一間略顯簡陋的辦公室,中石化勘探研究院咨詢中心副主任張抗對《中國投資》雜志記者說。 在張抗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張中國管網地圖,上面描繪了全國油氣管道網絡——以 “川氣東送”管道為代表的中石化旗下各條管線和中石油旗下的 “西氣東輸”、“忠武線”以及規劃建設的其他縱橫交錯的油氣管道。 早在2002年,中國第一條天然氣長輸管道“西氣東輸”開工之時,原國務院體改辦體改所就提交了一份《長距離管輸與城市配氣監管框架研究》的報告,提出了天然氣供氣與管輸分離,并成立相應監管機構的建議。此后,國內能源界不斷有專家提出從三大石油公司分割石油天然氣供應和輸送網絡業務的設想。其基本思路都指向一個:成立獨立的管道運營公司。從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商分離出的管道公司將告別以往“誰開發(油氣),誰建設(管道),誰管理”的業主制模式,而由國資委主管,按市場化方法進行操作,實現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這個大膽的提議,由于涉及到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數千億元石油天然氣管道資產的分割與重組,很容易被人指為“天方夜譚”。不過,成立獨立、專業化的管道運輸公司無疑是世界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的趨勢所在。 1998年,由艾克森•美孚等公司分拆重組的“金德-摩根管道公司”,從業主有限合伙制向獨立管道運營模式進行改造以來,已成為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油氣管道運輸商。目前該公司運營的油氣干線管道5.63萬公里,每天輸送200萬桶的汽油、噴氣機用油料、柴油以及約3.8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中國國際咨詢工程有限公司石化部主任袁維心告訴《中國投資》,隨著油氣管網的逐漸完善,國內誕生一個類似于美國的金德-摩根的“獨立管道油氣運營商”是遲早的事——問題只是“它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 油氣“管道時代”來臨 據《2008至2012年世界陸上管道報告》預測,2008至2012年全球管道敷設公里數將比前5年增加16%,其中70%是用于建造天然氣管道。 目前,我國石油需求量年增長4%,根據這個速度,我國2015年需求將達到3.8億噸。天然氣的需求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2015年將達到1500億立方米。 劍橋能源咨詢公司分析師嚴克風指出,隨著中國對油氣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國陸上管道運輸項目投資將進入一個持續、強勁增長期。 從1970年8月3日中國宣布建設第一條長距離輸油氣管道——大慶至撫順輸油管道至2006年底,中國已建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長達48226公里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干線運輸網。 在天然氣管網建設方面,根據《天然氣管網布局及“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年至2010年期間,中國將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基干管網,規劃建設天然氣管道大約1.6萬公里,到2010年,中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將達到4.4萬公里。 中石油擬在2008年開工建設西氣東輸二期工程,并將通過支線管道與一期工程以及國內各氣田連接,從而形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輸網絡。加上中石化和中海油興建的管道,一個前所未有的管道時代已經到來。 就在6年前,天然氣被確定為“新的增長點”時,這上面的許多管道還不存在。而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油氣管網建設最密集的國家之一。 我國著名石油管道專家潘家華指出,在未來的十幾年里,中國管道工業的發展中,天然氣將占首位。然而,天然氣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是天然氣產地與下游市場相距太遠。天然氣管線不僅投資遠高于輸油管線,且輸送同樣的熱能源其能量消耗遠高于輸送原油,大約高出5倍。 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機,中國能源供應持續緊張,2007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已經超過1.7億噸。其中,中國90%以上的原油進口通過海上運輸。由于原油的海運成本一直較高,加上運輸過程中風險較大,中國目前把原油運輸也漸漸轉移到管道上來。 相比較火車、油輪而言,管道運輸是石油天然氣最經濟、最合理的運輸方式。但油氣具有易燃、易爆等特點,油氣管道長時間服役后,會因外部干擾、腐蝕、管材及施工質量等因素,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 目前,我國有長輸油氣管道“服役期”超過20年的占62%,10年以上的接近85%,管道老化嚴重,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據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分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我國東部許多管道普遍存在管線老化、腐蝕加劇等問題,安全運行的難度和風險不斷加大。中石油管道公司東北地區許多管道運行接近或超過30年,存在不少隱患。一項調研資料顯示,大港油田公司有87公里腐蝕嚴重的長輸管線急需改造。 “國內的天然氣管理太落后了”,張抗對《中國投資》說。從他的臉上可以感到遺憾與焦慮之情。 管網建設“亂象” “建管道就是為了賣自己產的氣”, 2007年10月14日在成都舉辦的2007年中國天然氣年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一位高層如此對記者說。這種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并早已習慣了的中國石油工業生產方式,成為日漸高漲的中國天然氣市場競爭的“沒有規則的規則”。 在這一規則的支撐下,導致目前國內管道建設重復建設嚴重。競爭的后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天然氣生產商,對中國市場缺乏統一規劃,各有各的氣田,各建各的管線網絡。 2007年11月17日,中石油確定了由其獨資建設的西氣東輸二線的詳細方案,這條西氣東輸管道將同時抵達上海和廣州兩地,路線是西起新疆霍爾果斯,經西安、南昌,南下廣州;而東至上海,干線全長4859千米,加上若干條支線,管道總長度超過7000千米。 記者同時了解到,有鑒于西氣東輸可能的供不應求狀況,中石油正考慮修建西氣東輸三線的可能性。設想中的西氣東輸三線總供氣量為260億立方米,目前正進行該項目的預可研階段。 從資源來看,中石油的天然氣產量占到如今國內產量的75%,天然氣的儲量占到了國內的85%;從運輸管道來看,中石油的天然氣運輸管道占到了國內天然氣管道的85%。 與中石油相比,中石化在油氣輸送管道建設方面處于下風。到2006年底,中國石化原油管道總長度為6400公里,成品油管道總長度僅為4700余公里。 然而,隨著對上游油氣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中石化正在迎頭趕上。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就是其正在加緊建設的“川氣東送”管線,其總長度達2203公里,僅次于中石油的“西氣東輸”管線。加上已經建成投產的西南成品油和珠三角成品油管線,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的魯皖管道二期,進入收尾期的石太成品油管線,到2008年底,中石化的油氣輸送管道將比現在增加一倍。 在急速擴張的天然氣市場中,三大石油公司在天然氣管輸能力建設上展開了全面競爭。 然而,“誰投資,誰受益”,作為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行業的一條鐵律,與國外天然氣工業管輸與供氣分離的趨向產生了較大差距。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朱煜曾經對此質疑道:“天然氣管道就好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經營企業是通過收費來實現自己的收益的。因此,只要符合上路的條件,誰的車都可以跑,不能說誰修了路就只能走誰的車。” 同樣,在張抗看來,一個互不關聯的管輸市場,為未來的城市天然氣供應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 管道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管道安全管理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目前,中石化、中海油新建的油氣輸送管道與中石油存在多處重復交叉的現象。其中就包括中石油已經建成的“忠武線”和中石化正在建設的“川氣東送”。 這種不應有的投資浪費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部分管道處于吃不飽的狀態,形成高成本運行,讓業主的投資陷入困境。 著名石油管道專家潘家華說,形成這種競爭局面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前中國石油石化管理體制中存在著開發與產量管理脫節的現象。天然氣管道應全國統一安排,以避免重復建設。 獨立管道公司 離現實有多遠? “這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倡議,值得進一步研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大地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說。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系統,能夠取長補短,對區域內管道項目建設、油氣輸送進行更好的配置,從而避免重復建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然而,“成立獨立的管道運營公司目前還停留在構想階段,真正要付諸實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張抗說。據了解,“中國管道運營公司”這一提議甫一問世,就遭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石油巨頭的反對。 雖然國內眾多能源專家已于今年早些時候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但對該計劃的可行性,中國石油工業的真正主角——中石油、中石化兩家超大型國企均缺乏熱情介入。 反應最強烈的是中石油。目前,中石油不但占有了中國大部分天然氣資源,同時也管理著中國最大規模的天然氣輸送網絡。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一位高層提醒,應該慎重考慮成立獨立管道公司的建議。他認為,分離天然氣輸送渠道及資產,與市場經濟規律背道而馳,保證能源供應安全的最好辦法是讓能源企業參與天然氣供應的整個鏈條。 成立獨立管道公司也是中石化的一個敏感話題。實際上,不管是油氣上游勘探開發領域還是管道輸送系統,中石化都坐擁豐厚的利潤空間。 除了利益分配難以協調之外,資產分割在技術上也有很大難度。 目前,中國石油已擁有油氣長輸管道3.3萬千米,占全國的70%,覆蓋全國的油氣骨干管網基本形成。這些管道,都作為優質資產陸續注入上市公司當中。2006年,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86.42億元,比上年增加51.5%,而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毛利潤則從2005年的17.6%上漲到2006年的27.6%。 張抗說,中石油和中石化均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作為一個國際型的上市公司,將管道資產從上市公司拆分是一件“操作難度很高的事”。 正是基于此,中國油氣管道運營公司這一醞釀數年的構想還停留在空想階段。建立“獨立管道運營商”如何從空想到現實,推進高達數千億資產收購重組進程,尚有待觀察。 一個由國家投資、包括400個測風塔在內的“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正在建設中,它將給眾多風電投資者帶來怎樣的商業價值? 風電投資選址“秘笈” 文/本刊記者 秦鳳華 根據國家發改委編制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未來15年的風電市場容量至少在1500億元以上。 在國家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背景下,風力發電已然成為業內外資本追捧的寵兒。一場圍繞風電資源爭奪的“跑馬圈地”運動正在全面展開。 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實現高效發電的一個前提是,找準風電場資源。“風電開發所需的風能資源和其他資源不太一樣,需要非常準確地測風,才能保證一定的經濟回報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指出。 因此,當國家投資建設“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的消息傳出時,引起風電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就不足為奇了。 據了解,一個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會同中國氣象局3方共同開展的“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正在著手建設中。由氣象部門出具的測風結果,不僅是風電企業進行項目論證、風電場選址的首要工作,也將為國家規劃和核準風電項目提供重要參考。 政府建400“測風塔” 這一消息是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處處長史立山在“2007國際風能大會”上透露的。按照史的說法,我國將在全國主要風能區設立400個70-120米的“測風塔”,形成一個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以全面掌握我國風能資源的狀況和變化規律,提高風電資源的評價和風電場建設的設計水平。 “目前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的相關設計和預算方案都已經上報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了”,《中國投資》記者從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主任羅勇那里得到了證實。 “考慮到冬季北方施工較為困難,年底前可以先行在東南沿海地區建設測風塔,明年初就可以開始數據上報和收集”,羅說。 由政府投資建立風能專業觀測網,可以說是“蓄謀已久”。 按《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中央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風能資源評價等規劃基礎性工作。2006年11月,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文,提出了“促進風電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資源評價和規劃先行”被確立為風電產業發展的首要原則。此后,兩部委又聯合中國氣象局專門印發《關于開展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工作的通知》。 建立“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是目前正在開展的“風能資源詳查”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中國氣象局提出具體的工作方案,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審定后下達。 計劃新建的這400個測風塔大部分是70米高,少量100米以及3個120米的,將長期觀測當地風能資源的變化規律,由當地氣象局負責維護、觀測和采集數據,上報中國氣象局,再由氣象局、中國水電工程顧問公司以及中國風能協會的相關專家進行分析。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建立風能資源的模擬數字模型,并建立全國風能資源數據庫和風電場工程數據庫。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少數幾個由國家投資建設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的國家之一。 據羅勇介紹,測風塔將主要建在目前已知的風能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包括新疆、內蒙古至黑龍江一帶的三北地區、東南沿海省份,而風能資源欠豐富的內陸每個省也將建設風能資源詳查點,如重慶、湖南等地。 “這400個塔至少要能服務20年,‘十一五’期間首先分析出5000萬千瓦裝機的優先開發順序,能夠為未來風電發展規劃的制定提出數據支撐”,羅勇說。這對于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確定的2020年3000萬千瓦的目標來說已經足夠。 從企業行為到政府行為 風電場開發商實質上是資源型企業,盡管理論上風能資源是非常充足的,但真正適合建造風電場的地點并不多。 資源的稀缺性使風力企業不得不跑馬圈地似地爭風奪電。僅包頭一地,今年就有包括龍源電力在內的6大風力發電項目落戶,規模達44.63萬千瓦。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建立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和全國風能資源數據庫,綜合考慮各區域內資源、電網、氣候、氣象災害、地質環境以及交通等因素,編制風電發展規劃,才能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設風電。 在“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規劃建設之前,國家沒有投資建設并統一布局安裝的測風塔,風力發電企業就已經在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樹起了至少1600多個測風塔。那么是否可以以企業的測風數據資料為準呢? 企業測風往往有一整套技術規定,首先需要從氣象臺站獲得一定的資料,確定該地可能有比較大的風源;其次建塔測風,然后才是明確選址建風電場。 一方面,企業自主投資建設測風塔并觀測,往往不愿意公開測風結果,政府拿不到相關資料;另一方面,由于觀測規范和觀測時間不盡相同,即便數據拿來也無法使用。而且,企業建塔多出于微觀選址和風電場可研需要,一般觀測1-2年后就不再繼續使用。 測風塔由政府投資,統一設計,規范觀測,資料收集完全都是有組織地進行,而且能夠保證長時間觀測。這樣得到的數據資料,不僅均一性好,可比性也較強。除了評估風能資源本身外,羅勇和他的同事們還將對風能資源變化、未來風電場發電量進行預報。 在企業建塔的投資規模基礎上,國家級的測風塔將按照20年觀測及維護、防雷、安裝高精度測風儀等標準建設,每塔投資約為26萬元。照此計算,僅測風塔一項投資就超過1億元。在預算方案中,有近一半通過設備招標和政府采購,用于建設測風塔及觀測,其余將投資于數值模擬、建立風能資源數據庫和風電場工程數據庫以及對風能資源的綜合評價。 風能資源詳查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建觀測網,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國風電場宏觀選址的需要,同時也可以進行風能資源的長期監測”,羅勇說。 我國曾經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組織開展過全國風能資源的評價工作。 2003年初,中國氣象局組織全國氣象部門開展了第三次風能資源評價。2004年制定的《氣象部門參與全國大型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全國氣象部門用1-2年的時間,應用1971-2000年氣象站觀測資料完成新一輪風能資源評價和普查的工作目標。第三次測風結果已經公布,基本摸清了全國風能資源的總體分布狀況。但由于主要是以氣象站的觀測數據為基礎,受氣象站觀測塔高度和位置分布的影響,資料的準確性和代表性還比較差,尚不能滿足風電場宏觀布局決策的需要。 2006年6月,中國氣象局成立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致力于風能資源精細評估,為風電場的宏觀選址提供依據。此外,還將對重點地區風能資源及災害進行監測,為風電場運行提供氣象保障服務,開展臺風、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對風電場運行影響、氣候變化對風能資源影響以及風電發展對溫室氣體減排效應評估等方面的研究。 風能資源本身的變化也在影響選址的效果。從氣象資料看,1969年以來10米高的全國平均風速下降很快。這一方面是和氣象觀測站周圍環境變化有關,“如很多氣象臺站原來周圍是郊區,現在蓋了高樓,或是樹長高了,使觀測到的風力減小”,羅勇解釋說,“除了人為因素外,也不排除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受大氣環流變化的影響,風速本身就變小了”。 風能資源評價不僅是風電場選址的前提條件,還對風電設備組織設計及制造、電網規劃與建設以及風能資源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羅勇在和一些風電企業接觸時了解到,目前我國已建風電場選擇的風機,都是按照IEC根據歐洲風況制定的6級風標準制造,但這一標準并不能與中國的風況完全契合。不同風速選擇的風機是不同的。目前我國大部分已建成的風電場滿發小時數低于國際上風電企業的平均值,這可能跟風能資源評估不準確有關,也跟風機裝備與風能資源特征不配套有關。 “我們也是想通過這個項目,能夠為國內的風機制造企業提供一些風機設計本身所需要的氣象參數”,羅勇說,“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設計了3種不同塔高的原因”。120米是較高的塔,觀測儀器設置層數較密,觀測空間的分辨率可以更高一些,能夠給風機測試設計提供一個觀測基礎。 “風力地圖”如何為企業所用? 2005年,斯坦福大學土木和環境工程系根據國家氣象數據中心和預警系統實驗室1998-2002年的風速和溫度數據,對全球風能資源進行了統計和計算,繪制了一份全球風能分布圖。 這張新“風力地圖”的問世,標明了世界上所有有足夠風力供發電的地點,為能源公司指明了在哪些地方建立風力發電場才能獲得最大利潤。但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曾表示,“不能只根據我們這一張地圖的指示建立風力發電場,但這絕對是一個開端。” “同樣,我們出具的測風結果也只是為風電企業提供1公里分辨率的基礎數據,具體微觀選址還需要企業自己進行更多的可行性分析”,羅勇說。 對于測風結果,評估中心將采取編制報告、地圖和數據庫等多種形式,向政府和公眾公開分析結果。在互聯網上公布根據結果編制的地理信息系統圖譜,為公眾和企業提供一些數據庫資料。但基本數據是不會公布的,同時在圖譜編制和數據庫建設時,還將設置一些權限,采取分級管理,只有政府部門才可以了解到最全面的資料。 我國《氣象法》規定,氣象資料用于公益服務、科學研究是免費的,如項目研究、信息發布等。假如有商業利益在內,則要收費。因此,除了基本的風力數據可以免費得到外,其他數據資料還需企業向當地的氣象部門支付一定的費用。當然按照政府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氣象部門收取的費用也將回到國庫,再由財政部門按計劃用于氣象支出。 由國家氣象部門介入風能資源,只會做到一定分辨率的全國風能資源平均分布。發達國家政府機構往往不能和納稅人競爭,而讓看好這一資源的企業自己研發,獲取一手的商業秘密。一旦公開了,所有企業都會爭奪這一資源。 “我們這次做到1公里,可能再往下就不做了。1公里已經足夠細了,具體的風機安裝位置還需企業自己進行微觀選址”,羅勇說。 選址:不僅僅看風力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教授告訴《中國投資》,除了風力大小外,風電選址還需結合當地地形地貌、道路交通、電網輸電線路和負荷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和社會經濟條件,做出分階段的風能資源經濟可開發儲量評估,這樣風電發展規劃才有切實可靠的依據。“因為沿海地區電力負荷大,但是風能資源豐富的陸地面積小;而北部地區風能資源很豐富,電力負荷卻很小,給風電的經濟開發帶來困難”,施說。 首先,應具備豐富的風能資源。風功率密度要在3級以上,超過安全運行風速25m/s的概率少,50年一遇的最大風速(10分鐘平均)小。其次,場址地勢應比較平坦,沒有高大的樹木或障礙物,距離現有公路和電網比較近。此外,由于風電場需要占地,因此,應取得當地政府和居民支持,盡量選擇征地和補償成本較低的地區。 目前,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風能資源豐富,都面臨環境污染和能源瓶頸的巨大壓力,有發展風電產業的現實要求。然而,快發展不能盲目攀比,全面開花。在東部沿海地區,從市到縣都在籌劃和建設風力發電場,一旦全部建成,就不可避免對沿海灘涂的越冬候鳥和濕地保護造成壓力和影響。一些歐洲規定新建風電場必須在國家海洋公園、生態保護海運路線等之外,還必須離海岸線15-40公里。 和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能資源比陸上大,不但風速高,而且很少有靜風期,能更有效地利用風電機組的發電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海平面摩擦力小,風速隨高度的變化小,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可降低風電機組成本。海上風的湍流強度低,作用在風電機組上的疲勞載荷減少,可延長使用壽命。 海上風電分為近海風電和深海風電。深海風電目前尚處于研究階段。近海風電是指離海岸比較近而且風電機組的基礎與海底連接的風電場,是當前的重要發展方向。但目前近海風電場的投資是陸上風電場的2倍多,經濟效益不好。 “海上本來在工作規劃里沒有,因為海上建一個測風塔要200多萬,且施工更加復雜,但我們也考慮到,用電負荷高的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土地有限,只能發展海上風電。因此,這些測風塔盡量利用海邊的灘涂、島嶼等,在陸地向海洋5-10公里之內能夠搭載一個觀測的剖面”,羅勇介紹說。 除了島嶼外,海上鉆井平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羅勇認為,從氣象角度看,企業選址除了考慮風能資源大小外,還要考慮氣象災害。東南沿海地區的臺風和三北地區的沙塵暴對風機都能產生很大影響,還有覆冰問題,都會對風機載荷產生影響,同樣會對發電產生影響。 資料 中國風能資源主要分布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以及北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沿海及其島嶼地區風能豐富帶 沿海及其島嶼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 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 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包括東北三省、河北、內蒙古、甘肅、寧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區)近200公里寬的地帶。風功率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以上,有的可達500瓦/平方米以上,如阿拉山口、達坂城、輝騰錫勒、錫林浩特的灰騰梁、承德圍場等。 內陸風能豐富區 在兩個風能豐富帶之外,風功率密度一般在100瓦/平方米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區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響,風能也較豐富。 近海風能豐富區 東部沿海水深5-20米的海域,按照與陸上風能資源同樣的方法預測,10米高度可利用的風能資源約是陸上的3倍,即7億多千瓦,而且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未來將成為重要的可持續能源。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