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口利潤持續走低 紡織品發展面臨嚴峻挑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1:35 北京聯合信息網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
由于匯率已經突破了人民幣兌美元1∶7.5大關,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也下調到11%,在雙重壓力下,紡織出口企業的經營已經踩在了生死線上。 “目前,運營較好的紡織出口企業的利潤大概在3%至5%左右,但是,同時也存在不少‘零利潤’和虧本的企業。” 山東三陽紡織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生認為,紡織出口貿易的增長并非代表出口行情和形勢好,而是大家都處在一種取舍兩難的無奈狀態下。 “以三陽進出口有限公司為例,前期的投入大概在20億元左右。如果繼續做紡織品出口業務,只有3%的利潤,但是放棄這個行當的話,至少會虧掉已投入資金的50%。對于準備進軍全國前五強的紡織品出口大企業尚且如此,那些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更不好說。” 廣州新豐源紡織品貿易公司的老板陳偉華算了這樣一筆賬:美國市場上銷售的一款服裝,商場的零售標價是50美元。這種服裝的設計商和經銷商都是美國公司,生產商是中國企業。美國公司將訂單下給一家香港貿易公司,每件價格為25美元;香港貿易公司轉手將訂單交給中國一家外貿公司,每件價格為11美元;這家外貿公司再向廣東和江蘇的兩家工廠訂貨,每件價格7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廠的生產成本是6美元;美國公司拿到服裝后,以每件41美元的價格賣給商場。粗略計算下來,中國生產企業的毛利潤是每件1美元,中國外貿公司的毛利每件是4美元,香港貿易公司的毛利每件是14美元,美國公司的毛利每件是16美元,商場的毛利是9美元。這樣下來,中國內地的生產商和外貿公司總共才獲得了5美元,只有商品零售價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 為此,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我國紡織品出口多以定牌、貼牌為主,加工貿易占比近30%,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另外60%主要是半成品和其他形式出口,企業只能賺取少量的加工費,因此紡織行業轉型刻不容緩。 銀聯信分析: 紡織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構成了紡織行業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同時,隨著我國紡織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規模優勢和質量優勢明顯。作為紡織行業全球第一生產、出口、消費大國,中國的紡織品出口總量占據全球的25%。但近年來,我國紡織品出口屢遭國外反傾銷、特保措施的困擾,同時受國內退稅政策調整,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紡織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紡織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挑戰之一,紡織行業產能持續擴張。“十五”期間,我國紡織工業投資年均增長40%。目前,部分地區紡織業投資勢頭仍然強勁。紡織行業的持續擴張,一方面造成原料棉花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對國際市場棉花的依存度升至40%左右;另一方面,為爭奪市場紡織企業競爭不斷加劇,低價紡織品大量涌入國際市場,造成貿易摩擦頻發。 挑戰之二,遭遇的技術壁壘不斷升級。日前,歐盟已正式實施PFOS禁令,而REACH法規也在6月1日正式生效。由于PFOS物質被廣泛應用于紡織、皮革等眾多消費品生產領域,是紡織品防污處理劑的主要活性成分,PFOS禁令規定歐盟市場上制成品中PFOS含量不能超過質量的0.005%,但目前我國紡織行業的技術和工藝水平達到該標準難度很大。 挑戰之三,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雖然我國是紡織品第一出口大國,但印度、越南等國家的紡織品出口規模也迅速擴大,出口產品結構雷同、出口市場重疊,造成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特別是我國人民幣持續升值、生產成本的大幅提高,價格優勢逐步減弱,我國紡織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減弱。 挑戰之四,我國紡織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投入嚴重不足,產品結構不合理。在歐美國家,紡織品企業的研發投入占到企業銷售總額的3%-5%,部分企業高達10%,而我國紡織行業的投入比例僅為0.7%-1%。由于研發投入不足,造成我國紡織業自主創新的產品比例較低,僅為10%左右,產品結構呈現明顯的中高檔產品少而“大路貨”多的格局,同時我國紡織品銷售網絡建設滯后,行業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挑戰之四,受到退稅之困。自2006年9月15日起,我國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2007年7月起,服裝與粘膠纖維的出口退稅率又進一步下調。據不完全統計,由于出口退稅率的一再下調,今年下半年,服裝行業利潤已損失48億元,利潤率將下降0.26個百分點。在退稅新政影響下,2007年紡織出口業的大滑坡,已成定局。 面對多重挑戰,我國的紡織品服裝行業將經歷一場大洗牌,行業震蕩不可避免,一批中小企業無可改變地被淘汰出局。未來一段時間內,紡織品服裝出口將會繼續出現三個下降,即出口增幅下降、在總出口貨物中的比重下降、在出口順差中的份額下降。另一方面也將影響到紡織品服裝行業就業情況。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長期依靠退稅賺取小額利潤,已經成了大部分中小紡織出口企業的“惰性”,出口退稅的下調使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將面臨生存之困,甚至被市場淘汰;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加速企業擴張,有利于大型企業走上大型化、精品化、高利潤的道路。一方面是要掌握到核心的生產技術:開發超高強、耐高溫、耐磨等高附加值的特種功能性纖維,提高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盡量生產出口成品,扎實推進品牌戰略,重視開發自有品牌,提升價值。 [本文由北京聯合信息網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