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排污權交易中心浙江破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9:53 時代信報
11月10日,國內第一個排污權交易中心近日在浙江嘉興掛牌成立。此舉意味著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已探索多年的排污權交易開始向制度化、規模化邁進。有關專家認為,排污權交易的本質是將市場機制引入環保治理體制,用經濟杠桿推動、激勵排污主體———企業治理污染,因為企業通過技改減排后,就會有富余的排污指標,就能進入二級交易市場,就會獲得利潤。 讓企業點對點交易 為了湊足4000萬元建設中水回用設施,降低企業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浙江嘉興市匯源紡織染整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建明曾在2006年賣掉了自己的別墅。不過現在,他賣別墅建治污項目的效益已經開始顯現。最近,顧建明通過嘉興市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賣掉了減排下來的每年50噸的COD排放量,獲得了400萬元的額外收入。 嘉興市環保局局長翁建榮說:“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的建立,終結了企業通過行政許可無償獲得排污指標的歷史。”有官員笑稱,有了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這一平臺,排污權可以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進行買賣了,只不過這是一種特殊商品。 據了解,在嘉興市正式建立排污權交易平臺之前,包括江蘇南通、浙江嘉興在內的不少地區早已有排污權交易的實例,不過都是在環保局撮合下,企業間點對點的交易。 國家環保總局總量控制辦公室副主任趙華林說:“從2002年開始,國家環保總局在部分省份啟動了排污權交易的綜合試點,嘉興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的成立,讓原先零散的、個別的排污權交易向制度化、規模化轉變。” 籌建更大交易平臺 所謂排污權交易,是指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前提下,將一個企業節約下來的污染排放指標,作為商品出售給缺少排放指標的企業,它是發達國家為控制排污總量廣泛采取的一種市場化運作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目前國內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開展排污權交易的條件日益成熟。 一些發達地區基層的環保局長認為,縮減排污量,治理環境,政府的調控引導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要發揮治污主體———企業的作用。只有讓企業在減排過程中嘗到甜頭,被動性的減排才能轉化為主動性的減排,而排污權交易就是通過市場的方式,讓企業能夠從減排中獲利,從而達到控制排污總量的目的。 國家環保總局官員透露,目前一個更大規模的排污權交易平臺正在醞釀中。趙華林說:“國家環保總局和財政部正聯合考慮在江蘇省的太湖流域開展水的排污權交易。財政部將連續3年,每年下撥1800萬元人民幣,在太湖流域建立一個大型的排污權交易平臺。” 《經濟參考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