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年投入4500億元建核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1:59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自主化、國產化、市場化促進核電產業鏈大發展 □本報記者 陳光 林威 國務院日前批準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公布。按照此規劃,到2020年,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從現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2800億千瓦時。《規劃》稱,按照15年內新開工建設和投產的核電建設規模大致估算,核電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總量約為4500億元,其中,15年內項目資本金需求量為900億元,平均每年要投入企業自有資金54億多元。 分析人士指出,《規劃》對于中國未來13年的核電發展提出了自主化、國產化、市場化的要求,這將給核電設備制造產業帶來新的機遇,整個核電的產業鏈條將因此獲得巨大發展。 核電比重提高逾一倍 《規劃》稱,目前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還不到2%;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提高到4%,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2800億千瓦時。 銀河證券分析師鄒序元指出,目前,中國發電還是以火電為主。隨著《規劃》的陸續實施,核電的比重將得到有效的提升,整個電力結構也將得到大的調整。從國際上來看,美國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約20%,法國、德國更高。在法國,這一比重甚至達到50%。 他對記者稱,隨著核電比重的提高,小火電的退出進程應該會被繼續推動。在未來,火電的比重有可能只占到20%左右,水電比重為30%,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將占據50%的比重。 國際能源機構預計,2030年前,全世界在核電站的建設總投資需2000億美元以上。而按照規劃,2020年前,中國核電站項目投資高達4500億元,那時就將占到全球比重的近1/3。到時,我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和核電發電設備能力將躍升到列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位。 自主化發展 在自主化方面,《規劃》提出,要實現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全面建立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形成比較完整的自主化核電工業體系。 《規劃》指出,通過國際招標選擇合作伙伴,引進新一代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工程的設計和設備制造技術,國內統一組織消化吸收,并再創新,實現自主化,迎頭趕上世界壓水堆核電站先進水平。與此同時,仍將自主建設適當規模的壓水堆核電站。工程設計工作可以先從中外聯合設計起步,逐步過渡到由國內企業自主完成設計,形成中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品牌和批量化建設的設計能力。《規劃》指出,核電主設備制造以國內三大設備制造廠家為骨干,同時發揮其它相關企業的專業優勢,逐步實施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共同建立起較完整的核電設備制造體系。 資本市場融資 《規劃》稱,按照15年內新開工建設和投產的核電建設規模大致估算,核電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總量約為4500億元,其中,15年內項目資本金需求量為900億元,平均每年要投入企業自有資金54億多元。 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設資金籌措以國內為主,原則上不使用國外商業貸款及出口信貸。國家根據可能,對自主化依托項目建設所需資金,從預算內資金(國債資金)中給予適當支持。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核電企業采用發行企業債券、股票上市等多種方式籌集建設資金。規范核電項目投資行為,對核電項目所需資本金,均以企業自有資金出資,按工程動態總投資不少于20%籌集。 國泰君安分析師姚偉稱,核電建設目前還是以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為主,主要靠自有資金,資本進入的機會很有限。不過也有分析師指出,未來并不排除五大電力集團進入該領域的可能。 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將獲益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對核電發展的戰略由“適度發展”到“推進發展”,再到現在的“積極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核電上游行業的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將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 《規劃》指出,在工程設計方面,我國已經具備了30、6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的能力;部分掌握了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的設計能力。在設備制造方面,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即具有了一定的研制能力。目前,可以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成套設備,按價格計算國產化率超過80%;基本具備成套生產6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機組的能力,經過努力,自主化份額可超過70%;基本具備國內加工、制造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的大部分核島設備和常規島主設備的條件。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也已基本形成上海、東北和四川三大核電設備制造基地。在核島設備制造生產方面,一重、二重、三大動力集團等都已取得生產核電設備許可證,其中東方電氣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綜合實力較強,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上海鍋爐廠、東方鍋爐廠生產的蒸汽發生器、穩壓器、硼注箱和安注箱等設備占核島設備投資的半數左右,這些相關設備制造企業將在未來核電高速發展中受益最大。而在常規島方面,三大動力集團并駕齊驅、競爭激烈。第三代核電設備設計制造技術的轉化工作將靠這些企業來完成,對他們而言這將是個自身技術實力提升的好機會,同時也為它們將來搶占巨大的核電市場打下基礎。 不過,國泰君安分析師姚偉分析,目前,對于第三代核電設備的設計制造,國內的設備制造廠商的生產能力并沒有能夠達到一定的要求,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率仍較低;制造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一些關鍵設備和材料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這表明我國核電產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