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大眾醞釀“大動作” 桑塔納成調整對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1:18 財時網
作者: 馬吉英 最近,在中國車市有“常青樹”之稱的桑塔納傳聞不斷。 9月份,桑塔納的單車銷量從上個月的18843輛銳減至5421輛,在車型銷量排名的位次也從第1名滑落為31名。上海大眾公關總監曾家麟說,這是因為自9月份開始,桑塔納的生產線進行了為期4-6周左右的調整所致。 “對一個企業來說,生產節奏的調整很正常,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上海大眾公關部如此對《財經時報》解釋。 但在多位業界人士看來,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有證券分析師推斷,上海大眾此舉實際上是在為明年即將投產的新車型做準備,上海大眾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不方便透露,不過接下來,上海大眾將有大動作。” 在桑塔納生產線調試的同時,上海大眾在9月份的銷量出現大幅縮水,僅為30320輛,下挫幅度達28.7%,一下滑到銷量榜的第5位。 上海大眾調整桑塔納 自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至今,桑塔納在中國締造了一個汽車界的“神話”。 盡管其所在的細分市場新車型頻出,但憑借多年以來的品牌形象和成熟的服務網絡,目前桑塔納的單車銷量仍穩居轎車品牌的亞軍位置。 在這一“黃金”車型的力挺下,上海大眾的市場表現增色不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上海大眾前三季度的累計銷量為34.5萬輛,其中桑塔納的銷量就達到15.3萬輛,占上海大眾銷量的44.3%,為上海大眾沖刺銷量亞軍立下汗馬功勞(同期銷量冠軍為一汽大眾)。 截至2006年底,桑塔納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已接近200萬輛。龐大的市場保有量也為上海大眾帶來了可觀的售后利潤。“利潤有幾方面,一部分是新車銷售利潤,還有一部分是售后零部件的利潤。桑塔納的保有量大,有可能售后零部件的利潤比新車利潤還要大”,汽車分析師鐘師認為。 但在經過上海大眾對外所稱的“生產線調試”之后,桑塔納的新產地卻出現了變數。之前桑塔納3000是安排在上海大眾第二工廠生產,但有消息稱,為了緩解產能壓力,上海大眾欲將桑塔納3000遷往南京生產,由南京菲亞特“代工”生產。 對于后一種猜測,南京菲亞特商務總監景伯青明確否認。“這些說法只是外界的猜測。上海大眾和南京菲亞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企業,運作不同的品牌。雙方股東在大的層面的資本運作和強強聯合與合資公司沒有任何關系”,景對《財經時報》說。作為“緋聞”的另外一方,上海大眾也否認了“代工”一事,但對于桑塔納生產線調整的相關細節,仍表示“不能說”。 為后續車型讓路 在對桑塔納的生產線調整狀況一味回避的同時,上海大眾的產能緊張問題幾乎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 有關人士稱,在明銳上市后,由于產能緊張,明銳、途安和領馭只能在第三工廠進行共線生產,這直接造成了單車型的供應緊張。為了保證明銳的持續生產,領馭和途安不得不讓出部分產能。 而其他兩家工廠的局面也并不樂觀。“目前上海大眾的產能處于滿產滿銷的狀態。”上海大眾公關部陸軍告訴《財經時報》。 在這種局面下,上海大眾的新車推出計劃不得不面臨著擱淺的壓力。 首當其沖的或許是上海大眾的自主品牌車型。上海大眾是繼廣州本田之后,第二家宣布自主計劃的合資汽車廠商。早在2006年11月的北京車展上,上海大眾就已經展出了其自主品牌概念車型“哪吒”,一時間引起業界轟動。但之后其量產卻遲遲沒有下文。 有知情人士推測,其中原因可能跟合資公司與外方的利益博弈有關。但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產能瓶頸難以突破也是其遲遲未見推出的原因之一。“自主車型的市場貢獻和利潤在短時間難與合資車型相匹敵,在產能吃緊的情況下,自主車型的延后也是正常的”,有證券分析師如此認為。 據悉,早在2003年,大眾中國就提出了產能擴張的計劃,但在隨后卻遭遇了市場份額大幅下滑的打擊,不得不將市場戰略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擴張轉為收縮。在目前各汽車廠商紛紛加快擴產步伐以搶占市場份額的環境下,上海大眾有限的產能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處“硬傷”。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桑塔納的生產地點作何調整,都可視為上海大眾緩解產能不足的一次嘗試。從長遠來看,如何解決產能緊張的問題,仍是擺在上海大眾面前的一道難題。 鏈接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2007年前三季度,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依次為:捷達、桑塔納、凱越、凱美瑞、QQ、夏利、雅閣、福克斯、伊蘭特和福美來。1-9月,上述十個品牌共銷售112.16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33%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