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主品牌汽車遭遇安全信任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11:04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李漢橋報道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再一次遭遇安全信任危機,而造成這一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研發費用投入過少。 10月24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了2007年度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第三批評價結果,結果顯示,合資企業轎車在汽車碰撞測試中一路領先,但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表現仍不盡如人意,在本次8個車型的評分和星級測試中,六款合資企業車型中有五款獲得了五星級評價,而參與測評的兩款自主品牌分別只獲得兩星和三星評價。綜合今年以來的3次碰撞測試結果,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車型還未有一款車型得到五星級評價,參與測評的吉利和奇瑞的多款車型均獲得三星級以下評價。 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結果? 從理論上看,汽車安全通常被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前者旨在通過ABS、ESP等措施避免事故發生,而后者則是在結構設計上配備設置,以保證事故突發時降低乘員及行人的受傷程度。如此有人就認為,向海外同行購買先進的氣囊、安全帶、ESP等汽車電子設備不就行了么? 但實際上,事情卻并非如此簡單。 也就在這一結果公布的頭一天,10月23日,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奧緯咨詢在上海召開的“汽車創新”研討會上公布了最新的調查結果,報告顯示,目前世界成熟汽車企業在每輛新車研發上的投入約為600歐元,而中國的研發投入只有100歐元;中國汽車企業要想追上包括豐田、雷諾、大眾等在內的國外汽車巨頭至少需要15年。奧緯亞洲區汽車行業負責人曾偉民表示,“中國汽車生產商投放在研發上的資源遠比國際水平要低,如何能更加有效地運用這些資源,將是中國汽車工業能否在未來國際市場進行競爭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也許這一說法有些危言聳聽,但至少說明,研發費用的缺乏是造成自主品牌汽車安全隱憂的原因之一”,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而按照慣例,一般國際上汽車研發費用會占到總成本的5%,奧迪集團的投入則超過了汽車成本的6%。 事實上,不單只是國內,早在兩年前,江鈴陸風就在法蘭克福車展上遭遇過“碰撞門”,特別是今年以來,包括華晨、奇瑞等本土品牌商也紛紛因產品安全問題在國外市場受阻。 雖然不可否認,近幾年來我國汽車自主創新已有一定的進展,特別是在經濟型轎車領域,奇瑞、吉利、華晨、比亞迪、長城、力帆等本土汽車企業嶄露頭角,但我們的部分企業,卻一直在抄襲、模仿中生存,產品一味模仿、依樣畫葫蘆,所謂新開發的產品總能與國際汽車巨頭的某些產品“神似”。 “汽車研發是一個耗資巨大、漫長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國際上,一款新車的研發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很難想象我們的某些企業竟一年開發了幾款車型”這位人士表示,汽車設計并不是將成百上千的零部件裝配在一起那么簡單,現代汽車設計理念要求在安全、可靠、舒適、環保等方面達到和諧平衡,要求在開發過程中將汽車使用中的質量隱患減少到最低限度。其開發設計一般要具備四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是技術隊伍,其次是技術設施,再次是項目管理體系,最后還得資金支持。 但以上這四個涉及到汽車原始開發的條件,我國的企業并不是都完全具備。就算某些企業在設備、設施上具備了,但應用的深度和水平還是較差。 從這方面講,就不難理解自主品牌汽車在國內外碰撞測試中為什么會表現不盡如人意了。
不支持Flash
|